與湛和之主高度相關的另一個名字,就是“天淵主宰”。
羅南對這位古神很有興趣,沒有興趣也不行,在目前所見的曆史文本中,這位古神高頻出現:
傳說從太古時代的原始宇宙中,就已經存在的“古神導師”。
?k首創“神遊”之法,幫助古神同類從原始宇宙絕望的快速膨脹時空框架中,實現了“精巧的暫時性脫離”;
也是?t,首倡天淵靈網的架構設計,同樣是從設計立項到最終完成的“總工程師”;
哦,最重要的,從地球人類倫理上,?k算是湛和之主的老師。當然,?k當過無數生靈乃至古神、新神的老師――如果羅南對同樣是由?t首創的、實現高層次知識和感知信息降維流轉傳播的“真傳”概念的理解,不出根本性差錯的話。
就是這樣一位,被宇宙萬族恭稱為“導師”的偉大古神,被大量曆史文本指稱,在一次“危險的實驗”過程中,死于湛和之主之手。
這是繼“昧”以後,第二位死于“非内戰”的古神。
有些曆史文本,站在天淵文明的立場,認定是諸天神國的陰謀,是古神、新神中的某些存在,以及觊觎天淵靈網核心秘密已久的六天神孽,共同編織的幹涉理由。
這些各懷立場的争論,看上去有些荒誕:完全不同生命尺度和存在形式的前提下,神明和人類竟然采用同樣的道德标尺。
事實究竟如何,羅南無從置喙,就算他對湛和之主這位天淵文明創始人、同時也算給過他好處的強者,有天然的好感代入,也不妨礙他閱讀相關文本時,看得津津有味。
第六百七十五章
知不知(中)
羅南并不是全靠八卦激發興趣,他還是有學習任務的。
禮祭古字的學習是應有之義,除此以外,他還能有所兼顧――仍是他自己的發現:一旦禮祭古字入門,攝取了一定量的專業曆史文本,從中得到的知識,将是宇宙學、天文學最好的輔助教材,沒有之一。
天淵帝國已經是羅南所能接觸到的最高等級的星際文明,但受限于遺傳種的先天感官,以及宇宙觀測技術的限制,面對深邃無盡的星空、層疊嵌套的位面以及恍若來自其他宇宙的域外倒影,也不可能做到盡察盡知。
更不用說,還要研究它們各自對應的結構、運動和演化過程,考究它們複雜的相互作用……
對遺傳種來講,不管他們建立了多麼精密的理論體系,獲得多少觀測結果,進行了多少佐證實驗,大尺度上的時空,仍然是以遠超出他們認識速度的進程,快速演化。
往者不可谏,來者亦不可追。
到了一定文明層次,這便是個很絕望的場面。而這種時候,專門描述、模拟古神視角的禮祭古字文本記錄,就是最好的參照。
來自古神層面的認識,就算經過幾輪明顯的降維,仍然是對宇宙時空的最高級直觀體驗――大部分情況下,那并不是明确的知識,但按圖索骥的話,往往又會有驚人的發現。
且不說宇宙時空演化這種終極問題,單論天文學方向:羅南在完全沒有直觀經驗,也沒有太多觀測資料的情況下,從一見到“宇宙文明星域全圖(天淵版)”就發懵的低能兒,漸漸學會了辨識星區、檢索星辰、尋找位面、乃至于分析判斷重大天文事件……至少有點兒發燒友的水準了,堪稱進步神速。
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利用禮祭古字組構的“觀想時空”,獲得了相當程度的“類直觀體驗”。
以至于他觀看星圖,莫名就有幾分親切之感。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
地球在哪裡……并不明确。
它就沒有記載于天淵帝國的星圖之上,至少在羅南目前查閱的版本中,并沒有找到明确對應的點位。
找不到地球也罷了,便是銀河系、本星系群、室女座超星系團……等一連串地球天文學概念,在這版本的星圖之上,也找不到特别明顯的對應。
出現這種問題,有可能是觀測和計算方式不同、參數不一,使同樣的客觀實體,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