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4頁)

  老先生笑容有些苦澀,似乎看透盧燦的心思,“說給你聽也沒什麼,這輩子,我欠師兄很多。他不應該為這件事背負那麼大的懲罰。”

  盧燦這才開口,“究竟什麼錯?”

  “小盂鼎,你知道吧?”

  老先生開口就吓了盧燦一跳!

  大小盂鼎,太有名了!

  小盂鼎是最著名的青銅器之一,西周康王時青銅器,與大盂鼎同時期被發現,清道光初年(具體時間1849年)于陝北岐山縣禮村今寶雞市眉縣出土。

  令人驚歎的是,小盂鼎銘文長達四百字左右,為西周早期字數最多的一篇金文,其内容對探讨當時曆史和典章制度有重大意義。

  它有多貴重,看看現在的它的兄弟大盂鼎就知道。

  大盂鼎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口展覽文物,國家特一級文物,被稱為“海内三寶”之一,現藏于中國曆史博物館。

  大盂鼎造型雄渾,工藝精湛。其内壁鑄有銘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字,為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重要史料。

  其銘文内容為:周王告誡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則忌酒而興,命盂一定要盡力地輔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其書法體勢嚴謹,字形,布局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開《張遷碑》、《龍門造像》之先河。

  單以書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時代當據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更勿論它的青銅鑄造工藝、曆史史料的研究價值!

  妥妥的超級國寶啊!

  小盂鼎的價值,不在大盂鼎之下。

  雖然高度上比不上一米一的大盂鼎,但其上銘文四百多字,所記載事件同樣重要。曆史研究價值、書法價值、鑄銅工藝研究價值,絲毫不屬于大盂鼎。

  最為奇怪的是,這件珍貴的文物,在出土不過幾十年時間,竟然離奇失蹤!流傳的說法有兩種,其一是毀于太平天國,其二是被袁世凱掩埋入墓。

  現在,竟然聽說這件珍貴的文物,與師門玖寶閣有着直接關系,盧燦如何不驚?

  他的口舌發幹,說話有些遲疑,“是……是大小盂鼎中的那個……小盂鼎?”

  張博駒的表情也很凝重,點點頭,又問道,“大盂鼎的傳承記錄,你應該很清楚吧?”

  盧燦點點頭。

  大盂鼎說起來與張博駒現在的夫人潘蘇家族,關系很密切。

  大小盂鼎被發掘出土後,被當地的地主郭家掩藏兩年。

  京城琉璃廠古董商周雨樵聽聞後,以白銀一千輛收購這兩件寶貝,結果郭家隻答應二選一,周雨樵一千銀元買了一件大盂鼎。

  等他籌集資金第二年再去時,郭家告訴他,小盂鼎已經出手,賣給一位湘南商人,具體叫什麼,不知道。周雨樵隻得遺憾離開,從此,小盂鼎音信全無。

  感慨一句:我們今天能見到小盂鼎的銘文,還得感謝周雨樵,是他當時留下兩隻盂鼎的完整拓片!

  同治年間,左宗棠勢盛,以伍仟銀元從周雨樵手中購得大盂鼎。

  潘祖蔭,也就是潘蘇的祖先,與左宗棠同朝為官,關系不錯。左宗棠病逝閩地,潘祖蔭從左家後人書中,獲得大盂鼎。

  潘家一直視若珍寶,一直到解放後,捐獻給上博,很快轉送到中史博。

  “小盂鼎确實被人收購,不過,這人不是湘南人士,而是我的師祖,濰坊陳介祺。”老先生扣扣書桌,回憶道。

  盧燦咧咧嘴,這北宗的傳人,好多都是當官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