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的正式名稱為鎏金镂空鴻雁球路紋銀籠。
這件銀茶籠,由提梁、蓋、籠體和足四部分組成,從提梁到底足,高度足有十八公分,镂空底足高兩公分,籠體上下一緻,為桶形,直徑約十二公分。
鵝形提梁,曲線優雅。
其下為蓋,蓋面隆起,蓋上镂雕飛燕八隻,圍着提梁一周。
籠體腹壁錾飛鴻上中下三圈,每圈有八隻,合計二十四隻,或展翅飛翔、或收攏翅膀、或回首、或低頭,雕刻栩栩如生。
四足分别呈花瓣狀倒品字形,紋樣鎏金,底有銘文:“保哥”。
盧燦咋舌驚歎——這唐代皇室太奢侈了!
你道這籠子幹什麼用的?
在招待長澤茂時,溫碧璃在展示宋代點茶技藝,最開始的一道工序是什麼?
她用竹夾,從瓷罐中夾出一塊龍團鳳餅,放在炭火上微烤!
沒錯,如此精緻的銀籠,就是唐代皇室用來烤茶的!
它是屬于唐代的特殊茶具,供煎茶時烘烤餅茶用,屬煎茶器具之一。茶餅或者茶團,放在籠子中間,用炭火炙烤,等手柄感覺燙手,炙烤完畢!
三件物品,鑒定完畢,耗費了盧燦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此時,他面前的那杯黑茶,早已經涼透。
所謂喝茶,不過是個幌子罷了!
老頭家有這種黑貨,他的茶,不喝也罷!
兩人都沒有說話,盧燦盯着已經熄滅的炭火,搓搓手。
許久,他開口了:“黃大爺,我懂黑貨交易規矩,這句話原本不該問……”
黑貨交易,買方不問來龍,賣方不問去脈,這是規矩。
他遲疑了片刻,終究還是問出來,“這三件東西,終究是要見世面的。它們身上背負的研究價值,使得它們必須要面世,所以我相問的是……”
“盧少爺相問這三件東西來自哪裡?”老家夥精明的很。
盧燦盯着他,點點頭,同時加了一句,“隻要您不開出天價,這東西我肯定要,而且我可以發誓,不會透露您半個字!”
老家夥搖搖頭,有些無奈,又有些傷感,“這三件東西,既然已經露面,告訴你前因後果,也沒關系!我黃家為它們背負的太多!”
“老朽雖然老,可看人還是有一套的。盧少爺雖然出身富貴,但言語中并無盛氣淩人的味道,可見心性醇厚良善。年紀輕輕,又對古玩有如此之深的造詣,必定是南方某位大家的弟子。因此,我才冒險将這三件東西,拿出來。”
“我太老了,快死了!這三件東西也該面世了!所以就賭一把,成功了,還能換點外彙券,留給兒孫。”老頭子用筷子撥弄着面前的黑茶湯,語氣緩慢但清晰。
這裡面有故事!
盧燦一直靜靜的坐着,并不答話。
“我姓黃,家父黃百川,以前在琉璃廠開設一家古董鋪子,叫尊古齋……”
盧燦半捂着嘴唇的手指,被情不自禁合在一起的牙齒咬上,甩了甩,他脫口問道,“這幾件東西,出自東陵?”
盧燦為何如此吃驚?
因為這家尊古齋太有名了!
二十年代,尊古齋是琉璃廠最大的古玩店之一,老闆黃百川被譽為“琉璃鬼手”,意思是他出手摸過的文物,基本就能斷定年代、真僞、價值、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