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頁)

  馮德生趕到老張頭家中時,張淑成,還有老伴周新姊,正陪着一對年輕男女叙話呢。

  見他不告而入,老張頭臉色有些尴尬,站起身來,“馮老弟,你……你怎麼來了?”

  “老張,東西真的全賣了?你是不是昏了頭了?”馮德生着急,有些口不擇言。

  盧燦坐在孫瑞欣旁邊,聽到這位老爺子進門之後的話語,眉頭皺了皺。這種售賣藏品的事情,屬于家事,私事,外人哪能這樣說話?

  即便是好朋友,也不應該啊!

  奇怪的是,張淑成的眼光有些躲閃,拉過小廳中的一張椅子,“馮老弟,您先坐,坐下來聽我慢慢說。”

  “老張啊,不是我說你,你手中的那批東西,好多是國寶一級的,不能賣啊。賣了再想拿回來,那是不肯能的。”馮德生坐下來,平緩口氣後,接着說道

  “不說别的,就說那件克镈,你個人收藏無所謂,可是,一旦交易,隻要被文管會的人知道,就能抓你個大型銅器交易罪。”

  “大型銅器交易是犯罪,你這不是知法犯法嗎?”馮德生也是急了,摳住住他家藏品中的那件違禁物,連噴了兩句。

  盧燦眯眯眼,看着這位進門的不速之客,心思急轉。

  老頭子話帶威脅,讓人很不舒服,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的話還真是威脅。

  法律上,确實不許可大型銅器私下交易,這也是為什麼後世青銅器收藏,一直不愠不火的直接原因。

  張淑成收藏的那件克镈(音缽),是清光緒中期,出土于陝北扶風任村的系列克氏青銅器中的一件珍品,且是唯一的一件镈器。

  盧燦看完張家藏品後,對這件青銅器,異常欣喜。

  這件器具,鼓部有銘文十六行七十九字,字迹清晰。叙述克接受周王的賞賜及命令,沿泾水東到京師巡查。克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又接受車輛和馬匹的賞賜,因而作此器,以追念逝去的祖先,并祈求幸福。

  整個器型完整,紋飾精美,氣勢宏偉,造型還非常奇特,是存世最早的銅镈。

  确實能稱得上國寶。

  盧燦的眉頭漸漸皺起,原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交易,竟然又出現意外!

  不知道這位是何方大神,這口氣,不小啊!

第369章

矛盾激化

  馮德生雖然注意到那對年輕人,可從未想過,他們會是交易方。

  他隻把這兩位年輕俊俏的小姑娘小夥子,當成張家的晚輩,因此說話就沒怎麼考慮,想到什麼說什麼。還真的沒想着威脅張淑成,兩人是老交情,犯不上威脅。

  張淑成知道這點,所以盡管有些尴尬,可還沒放在心上,怎麼說馮德生也是張家的大恩人,尤其是在那困難歲月,出手相助更是難能可貴。

  所以,馮德生盡管輩分上要比張淑成矮一輩,成依舊讓自己的兒子喊馮德生為“叔”。

  簡單說說馮德生的家世:馮德生的爺爺是奉系軍閥馮德麟的鄉下務農大哥馮國權,也就是說,馮德生是馮庸先生的堂侄子。他之所以能安然度過那場劫難,還是因為他父親,是抗聯早期骨幹馮馳。根正苗紅,正宗的烈士遺骨,所以沒人敢動他。

  張翼比馮德麟年長十多歲,同朝為臣算一輩,張淑成是張翼的兒子,馮德生是馮德麟的侄孫,喏,張淑成就比馮德生長一輩。

  可這些,盧燦不知道啊。

  對方來得無禮,而且算是“多管閑事”,盧燦心頭不愉,盯着對方看了兩眼。

  “馮他叔,喝杯茶,有話慢慢說。”周新姊老太太,給馮德生斟了杯茶,對老伴使了個眼色,示意他趕緊介紹盧燦,免得馮德生又要突噜什麼話出來。

  度過最初的焦躁,馮德生的情緒,也平息一點,歉意的對周新姊笑笑,“謝謝嫂子,我剛才一時着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