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的這一主意,為趙太來推開一扇窗。
其實,這種手法,二三十年後,内陸很多畫家都這麼幹的——找個國外媒體,盛贊一番,然後轉到國内宣傳,營造一種這位藝術家很受國際歡迎的氛圍——典型的出口轉内銷。
此時的香江,還沒人或者說沒機構這麼幹過。
趙太來對盧燦拱拱手,兩人心照不宣的不再談——這種事,隻能幹,不能說,甚至藝術家本人,都不能告知。
一杯清茶飲盡,藝術基金的話題談透。
趙太來終于按捺不住,低聲問,“盧少,我手頭還有一批古董,您還要嗎?隻是……數量有些多。”
嗯,等了足足一年多,終于來了!
盧燦眼角抽抽,表情平靜,“趙哥太見外了,您家的藏海樓四千多件古董,虎園都吃下了,這次還能有多少?”
“十一萬三千兩百七十七件。”
噗!盧燦正在用喝茶掩飾自己心中的急切,被他冷不丁報出的數目,吓得一口清茶,全部噴在對方的臉上!
第637章
超大交易
“對不起啊!實在是……趙哥您報出的數字,太吓人!”盧燦手忙腳亂的拿着盒抽紙,遞給對方,一邊抱歉。
有關趙太來,盧燦真不陌生。
他的藏品,真真假假的報道很多,有說兩萬的,有說五萬的,八萬的,當然,十多萬的也有。可是,綜合他捐贈、有償捐贈、趙太來藝術館展出的,有媒體評估在四到五萬件左右——盧燦從來沒把十多萬件的報道當成真的來聽。
可是,今天他和自己面對面,實實在在報出一個确切到個位數的數字!
也就是說,上輩子他依舊掩藏大量的藏品。
數量大?咱不怕!
趙太來的英國藏品,僞品很多,那是一定的,可是,即便是這個數字的一半看真,對虎博而言,都是一次絕好的提升機會。
這星球上,擁有二十萬件藏品以上的博物館,有多少?
不超過二十家!
這還要算入擁有大量“文件藏品”的博物館——更像資料庫,不具備展覽性。全球“四大博”為什麼強?還不是展品多!
趙太來抹抹臉上的茶汁,很滿意對方的驚訝表現,笑容滿面,“沒事沒事,是我說的唐突。看來,家祖留下的這些藏品,交給盧少,一定會被善待的。”
盧燦沒理會對方奉承,拉他重新坐下,神色變得嚴肅,“趙哥,這批東西,數量太大。您必須詳細告訴我來曆……您知道,躲不過去的……”
十多萬件藏品,想要隐藏來曆?瘋了不成?
顯然,趙太來對此是有心理準備的,他坐在盧燦對面,雙手放在膝蓋上,“盧少肯定知道秩庸公吧?”
“大名鼎鼎的清末民國第一外交家,自然知道。”
秩庸是伍廷芳的号,清末民初傑出的外交家、法學家,出生于新加坡。
三歲随父回羊城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江聖保羅書院,1874年自費留學英國,入倫敦學院攻讀法學,獲博士學位及大律師資格,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個法學博士,後回香江任律師,成為香江立法局第一位華人議員。
此人在香江聲望頗高,1882年受邀入李鴻章的幕府擔任法律資政,開始他風雲激蕩的外交生涯。從中法和談、馬關協議、中墨條約、清帝遜位、南北議和等重大事件,都有他的影子。曾擔任美國、西班牙、秘魯公使,曆任北洋時期南方政權的外交總長、财政總長等等,絕對的清末民初風雲人物之一。
盧燦點點頭,适時追問道,“這批藏品,與柱國公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