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第2頁)

  他的手指觸摸着箱子表面鎏金家徽銅标——盧燦并不知道是誰的——法國這一時期的家族徽章太多太多。

  許久,老頭子才反應過來,驚愕的看看盧燦,“仿?你怎麼認為它是仿品?”

  呃?輪到盧燦驚詫,在木材的時間鑒定上,盧燦自認不會看錯,他手指摸摸第一件的黃檀木,“這是黃檀木的……時間也是十九世紀末期。”

  “修補!修補你不知道嗎?”

  嘉裡教授以一種你傻了吧的眼神看着他,随手抽出第一件五鬥櫃的抽屜,屈起手指敲敲闆面,聲音沉悶而敦實。

  盧燦鬧了個大紅臉,這聲音不是黃檀木的俏聲,而是黑檀木的悶聲——老教授知道盧燦精通木材鑒定,剛才這是笑話他呢。

  五隻抽屜被盧燦抽出,裡面紅色綢布蒙面已經破損,能清晰的看到實木紋理,正是黑檀木。這件五鬥櫃原材料是黑檀木的,桌腿是後來更換的黃檀木,桌面同樣也更換過大理石。

  真真是昏頭了!剛才擦拭的是五鬥櫃的表面,而表面又被紅漆包裹,所以盧燦隻是從桌腿部位鑒定的,并沒有看抽屜内部——這是典型的以點帶面的鑒定錯誤。

  盧燦撓撓頭,尴尬得很啊——第一次和嘉裡教授一起鑒定,自己就弄錯了兩個地方:将攝政風格家具看成馬薩林家具;将修補木材看成成品木材!

  這件五鬥櫃的正确鑒定應該是——十八世紀初的“攝政風格”家具,原材為黑檀木,有嚴重修補和補後破損,修補時間為十九世紀下半葉,補材為黃檀。

  這個錯誤不僅盧燦犯了,當年阿方索同樣也看走眼——他在購買這棟别墅時,也認為這是路易十四家具,想要占點便宜,結果跳坑了——以三百二十萬買下這棟别墅。

  全套實木原裝的攝政風格家具,即便是有破損,價值依舊不菲,可惜,等他細細觀察之後,不得不歎了口氣,将這些破爛家具重新塞回閣樓——家具修補過,而且還殘損,其價值就要低太多。

  那天,當他察覺盧燦似乎也看走眼時,毫不猶豫的将對方也拉下坑!

  一共七件家具,件件殘損的很厲害,要麼缺胳膊斷腿,要麼漆面被刻畫的面目全非,要麼是上面的鎏金銅飾配件缺失……

  總之,這些東西,如果按照市場價值來核算——一堆破爛。

  見盧燦的表情有些發苦,嘉裡教授眉頭直皺,“維文,你這幾年的歐洲藝術鑒賞,毫無寸進啊!”

  他拍拍最後運下來的一張扶手椅,“你看看……這張扶手椅多漂亮。它的靠背形式,是不是很像法國騎兵帽?卷軸式扶手,是不是很合乎流體力學遠離?X形椅腳橫檔,手工刻花,美麗而穩固……”

  好吧,嘉裡教授說的沒錯,如果隻聽描述,這張扶手椅一定是稀世之寶。可是現實中呢?它的右側扶手斷了,X形椅腳橫檔是後來續接的,扶手椅的蒙面絲絨殘破不堪。

  但願鄭光榮叔叔能幫忙修補好,也許,它們還能上虎博西洋館充當家具展品。

  ……

  “盧少,畫框拆下來了,是老貨,您和教授過去看看?”阿忠跟着盧燦幾年,嘴中也能冒出幾個收藏圈專有名詞,譬如“老貨”之類的。

  盧燦和嘉裡教授正圍着那家族徽章琢磨呢,七件家具,僅有第二件有徽章,很小,鑲嵌在藏寶閣的箱蓋中心,兩串正背相靠的鈴蘭,看起來像銅飾花朵——對法國家族徽章不了解的,絕對會将其當成裝飾。

  一時間想不起來這究竟是誰家的徽章,盧燦便起身招呼嘉裡教授,“嘉裡先生,走!去看看那幾幅畫。”

  嘉裡教授同樣沒能回憶起來,撐着膝蓋,站起身來。

  五幅畫框,靠在三樓的欄杆上,擺成一列。畫面上仿佛被蒙上一層厚厚的黑布——灰塵累積太多造成的塵垢污染,以及油畫顔料的自然老化,所導緻的油畫發黑。

  從藝術家的第一個筆觸落在油畫布上的那一刻起,其材質自身的特性便無法改變,其自然老化就不可避免,這是其内在的原因。

  引起油畫變質老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保存環境——保存環境的光照度、溫濕度、有害污染物、黴菌、蟲害等因素是其衰變的最主要外在原因。

  另外,人們接觸油畫時不規範操作是油畫損壞的直接原因。

  從現在看到的情形——連畫面内容都無法看清,這幾幅油畫,絕對可以稱之為“高危油畫”!

  清理油畫,第一步就是要将其從畫框中取出。

  盧燦和嘉裡教授兩人親自動手,當第一幅油畫的畫框被拆開後,墊闆紙和畫布的夾層中,露出一張方尺的毛邊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