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的小茶室在新亞書院頗有名氣,順帶着學生或者教授都給這位茶室老闆一點面子。孟子和疑惑的看看他,“能看懂?”
“切!老孟,你這是小看人了不是?盧老闆可是新亞書院的名人呢。他可是跟着路易斯老家夥學西方藝術史呢。”
郭炳坤為了追求溫碧玉,對盧燦還是有點了解,知道他的旁聽生身份。
“那行,你看看!”孟子和側身讓了個身位。
“阿玉,去辦公室拿我的手套和放大鏡。”
盧燦準備上手。他還真的有點懷疑,這兩位是不是做局坑自己。尤其是剛才郭炳坤說的這句話後,他的感覺更強烈。
今天堅守一條原則:隻看不說,如果不真,一定不出手。
這幅畫相當大,長一米五,寬約一米。主體畫面為寫實風景,典型的古典風景畫。
一條呈四十五度角通向遠方的林蔭大道,大道上有多道清晰可感知的車轍;道兩側是各有姿态的白桦林,樹幹細而高,頂部有着一簇金黃色樹葉,在對稱中有着變化之美;道兩旁則是田野和村莊,金黃色的麥浪和夕陽下的田野,異常絢麗;樹的上方則是天空、翻滾的雲層,以及透過雲層射向地面的金色光芒。
整幅畫的主色調為金色和銀灰色,明朗質樸,有着淡雅的鄉土清香,洋溢着很歡快的氣氛。
這是一副真品!
盡管盧燦對書畫,尤其是國外油畫,并非十分精通,但畫面感覺和作者對此畫所傾注的感情,他還是能清晰的感受到。
在路易斯·嘉裡教授的家中,盧燦見過很多西方典藏油畫的照片或者仿作,其中有一副霍貝瑪的《林蔭小道》,其畫風及着筆,與這幅畫十分相似。
盧燦想到路易斯老家夥說的,判斷西方油畫真假的很重要一步,就是畫布。
霍貝瑪生于1638年,1709年逝世,其時,歐洲流行的畫布為亞麻布塗乳膠,再上一層立德粉,而非後來盛行的白疊布(棉布)加塗油畫底料。
他脫去手套,用手在畫布的邊角,輕輕撚了撚,沾下幾粒顆粒,放在鼻子前聞聞。呃,有着硫化鋅特有的苦澀味。
正品。
盧燦微笑着在兩人身邊坐下。
“郭少,孟少,兩位苦心孤詣的設套,無非是想要我買這幅畫。”
“說吧,這幅畫,多少錢出手?”
第54章
嘉裡教授
“承惠,四杯卡布奇諾,一共三十二錢。郭少、孟少,兩位誰買單?”
溫碧玉俏皮的将手中的賬單遞到兩人面前,斜着腦袋問道。
郭炳坤面紅耳赤,抓起盧燦剛開出的十五萬錢支票,從兜裡掏出五十錢,扔在桌上就跑。
孟子和與兩名随從笑得有點尴尬,對盧燦拱拱手,也随即離去。
“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今天是個好日子……”等幾人走後,盧燦重新将目光落在這幅霍貝瑪的《秋日大道》上,忍不住哼起上輩子的小調。
“燦哥,這幅畫很好?”一首好歌被他哼得怪音怪調,溫碧玉偷偷撇撇嘴,然後又扭過頭,乖巧的對他說道。
“當然!這可是霍貝瑪的好東西,去年在巴黎的拍賣會上,他的兩幅畫都拍出了兩千萬法郎。這一幅,要比那兩幅還要大,還要精緻。你說好不好?”
盧燦心情不錯,見小丫頭伶俐可愛,順手在她的鼻子上輕輕刮了下。
溫碧玉再度撇撇嘴,用手背擦擦自己的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