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第5頁)

  這是南梁史學家、文學家蕭子雲的“飛白書”!

  難怪乾隆要連钤三印!難怪東沙居士也要添加附文并钤印!

  盧燦猛然又從驚喜中變得極度忐忑——後面一定一定不能損毀的太嚴重!如果這個世界上有神靈,他此刻已經從上帝到真主,從觀世音菩薩到土地公公,都會念上幾遍。

  再往前推,又是一片附文!

  這篇附文,本身就價值連城!

  李常李公擇!王安石的至交好友,宋代書法家,藏書家!

  “取其發絲的筆迹謂之白,其勢若飛舉者謂之飛。子雲飛白,梁武崇之……”

  這段附文再度印證這件藏品的珍貴!

  子雲飛白!

  飛白是書法中的一種特殊筆法,相傳是東漢書法家蔡邕,受了修鴻都門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啟發而創造的。

  東漢靈帝時修飾鴻都門,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寫字,蔡邕見後,歸作飛白書。

  它的筆畫有的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畫突出。

  南梁蕭子雲的“飛白”書法,是繼蔡邕、鐘繇、二王之後的又一大家!

  盧燦呼了口氣,又将主軸慢慢卷起。

  不看了,他擔心自己受不了刺激,盡管兩世的閱曆,他依舊不敢保證,當這幅作品或者完好,或者損毀嚴重,自己不會失态!

  這給三人既定的計劃帶來變數!

第447章

黃庭道經

  芬科基家族的東方藏品,品質很不錯。

  一共有九幅明清名家字畫,還有兩幅破損的高古畫,除了子雲飛白,另一幅是北宋拓本的《玄秘塔碑》,系唐代柳公權的大楷碑帖拓,同樣是一件珍貴的文物。

  此外還有三十八本明清刊印的書籍,這其中,竟然還有一套六本京師監本印制的《幾何原本》,讓盧燦驚喜莫名。

  說起來,這本書和意大利同樣關系密切。

  《幾何原本》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的一部不朽之作,集整個古希臘數學成果和精神于一書。既是數學巨著,也是哲學巨著,并且第一次完成了人類對空間的認識。

  漢語的最早譯本,就是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窦和明代科學家徐光啟于1607年合作完成的,但他們隻譯出了前6卷。正是這個殘本奠定了中國現代數學的基本術語,諸如三角形、角、直角等等。東瀛、印度等東方國家皆使用中國譯法,沿用至今。

  後世的梁啟超評價,“徐利合譯之《幾何原本》,字字精金美玉,為千古不朽之作”。

  這絕不是過譽之言。實際上,與一般人的想象相反,徐光啟、利瑪窦的《幾何原本》譯本不但是阿拉伯世界以外的第一個東方譯本,而且與西方許多國家的初譯本來比較,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質量上也都毫不遜色。例如,俄羅斯、瑞典、丹麥、波蘭等文字譯本的出現分别晚至1739,1744,1745和1817年。

  可惜的是,這部《幾何原本》的翻譯工作,隻進行到一半,也就是前面六卷的平面幾何。至于卷七至卷十的數論,卷十一至卷十五的立體幾何,都沒有涉及。

  為何中斷,已經成為謎團。

  有人認為利瑪窦譯完六卷後認為已達到了用數學來籠絡人心幫助傳教的目的,因此沒有再答應徐光啟的要求,《利瑪窦中國劄記》裡就說,“利瑪窦神父認為就适合他們的目的而言,有這六卷就已經足夠了”。

  也有人認為其實利瑪窦自己也沒有完全掌握《幾何原本》後九卷的内容,對于翻譯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還有人認為,可能與徐光啟有關——徐老的父親1607年病逝,回鄉丁憂三年,等他再回京師時,利瑪窦已經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