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不置可否的點點頭。
小島瀝原的住宅雖然在豪華區,可房子并不大,隻是上下兩間的小閣樓。
一進客廳,盧燦眼睛凝了凝——客廳牆上并列懸挂着兩張挽着黑紗的黑白遺照!難怪小島瀝原一直不願意提及父母,從照片陳設來看,去世時間應該不會太長。
盧燦沒問因由,小島瀝原不過二十五六,他的父母也應該隻有五十左右,怎麼也不算正常亡故。見小島瀝原給父母行禮,盧燦帶着溫碧璃,也在遺照前點亮一對白蠟燭。
“兩位請坐,我去取東西。”見盧燦兩人如此,小島瀝原在旁邊合什感謝。
小島瀝原上樓取東西,盧燦打量這件小閣樓,東西都被收拾幹淨,靠牆的位置碼放着幾隻大紙箱,看來他确實有外出的打算。
這件房屋外面是歐式巴洛克風格,可裡面依舊是日式的隔斷、屏障,台幾插花的上布滿了灰塵。
嗯?這花瓶有些意思,有些類似于中國的梅瓶,可是,它的卻是喇叭口,這就具有很強的日式瓷器的線條風格——便于插花。
高約為四十厘米,瓶身為奶白色,繪有“柿葉圖”,天藍色的枝葉中,擁簇着朱紅色的柿子,還有鐵鏽色的柿子柄以及橙黃色的枯葉,很形象逼真。
這是柿右衛門赤繪的标準器啊!
盧燦拿起這尊喇叭口抱月瓶,看看底款,一方印上去的很小的“柿”。
是的,東瀛瓷器也有底款,不過,他們采用的是家族款,就像上次在台北遇到的備前燒瓷闆,它們就刻有金重家族的火焰紋章。
柿右衛門赤繪,一般不會在生活瓷上留款,但是,在精品賞瓷上,往往都會有款識。
東瀛陶瓷印章,可不是随随便便弄一個就印上去的,主要分為拜領印、師傳印、世襲印以及隐居印這幾大類。
樂燒二代常慶的“樂”字印,為豐公賜發。十代旦人的“樂”字印,是紀州侯賜發。十二代代的弘人“樂”印,則是來自伏見宮的拜領印。還如吉向燒的“十三軒”是石州侯授的拜領印。
這枚“柿”印,就是柿右衛門家的世襲印,印刻在精品瓷器上的。
正在觀摩着這隻瓷瓶,丁一忠匆匆進來,面色嚴肅,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盧燦眉頭皺了皺,看看那兩張遺照,又擡頭看看樓上。
自己貌似卷入一場風波中了,這小島瀝原家究竟藏着什麼秘密?竟然有人監視?
這小子自己知道嗎?
第459章
廉也藤工
阿木是偵察兵出身,對反偵察很有研究,他在門口小道上轉悠幾圈,就發現這家住宅被人監視了,而且監視者不止一人,都隐藏在對面的貧民窟中。
肯定不是監視自己的,那就隻有小島瀝原了。
揮揮手,讓丁一忠出門盯緊點,順便讓酒店的那名翻譯,去找找小巷子中巡視的警察。小心點為上,自己這邊隻有丁一忠和阿木兩人,萬一要真的卷入不必要的麻煩中,警察還是有些威懾力的。
盧燦沒了看貨的心思,坐在那裡,手指輕輕敲擊扶手,思忖着小島瀝原家的事情。
“維文先生,讓您久等了。”
小島瀝原懷中擺着一摞紙盒,一共六隻,如果加上柿右衛門赤繪花瓶,一共有七件。如果再加上那些生活瓷呢?當年他們家來南美,竟然帶着如此多容易碎裂的瓷器?
盧燦站起身來,幫他接過兩件,放在茶幾上,佯裝感慨道,“當年你的祖上,從東瀛帶來不少東西啊。”
“聽我父親說過,當年赤報隊來南美的,不隻我曾祖母一人,還有不少成員,他們一起登船的。”
小島瀝原的講述,讓盧燦有了話茬,“那些赤報隊的隊員來南美後,你們家和他們的後裔,還有聯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