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第4頁)

  香山禅院,傳承千年,占地面積極廣。

  可惜,此時香火寥寥,建築倒塌者衆多,偌大的寺院,僅有四五位僧侶在此陪伴青燈古佛。

  這樣的寺院,被村民偷盜,太正常了。

第466章

黑夜盜賊

  黑夜如同綢緞,淳得如墨。

  清涼寺附近的李墩村,還沒有通電,一絲燈火都看不見,偶爾會傳來幾聲犬吠。

  丁一忠将面包車停在村尾的山腳下,一行人在手電的朦胧光線中,向土墩山行去。盧燦低頭抓了把土捏了捏,方解石含量頗高,這座土墩應該就是當年汝窯燒制留下的殘渣。

  “盧少,清涼寺的石碑就在前面,不過,舊址已經沒了。”

  繞過土墩山,前面是坑坑窪窪的半片山坡,丁一忠用手電光示意的向右前方照了照。半截的石碑,紮在泥土裡,依稀能看見幾句碑記,隸書篆刻,上半截已經不見。

  後世,這塊石碑被存放在汝窯官窯遺址博物館,不過盧燦所看到的是兩截完整的,那就是說,上半截又被工作組找到了。

  宋代碑刻也很有價值,但搬運它太麻煩,盧燦摸摸碑文,随即放棄這一想法。

  站在土墩旁邊,盧燦用手電四處照,回想着記憶中的清涼寺汝窯遺址分布。這三十年的變化太大,自己來觀摩時,這附近除了土墩還在,周邊哪有這麼多的農田?

  記憶中的清涼寺汝窯,就在土墩附近,一共有四個老窯口,還有兩個塘口(瓷器出窯後清洗的水池)、一口井,而掩藏二十件汝窯瓷器的小窯口,就在井口東南二十米。

  謝三順、丁一忠等人,都在等候盧燦的指示。

  “大家找找,這附近有沒有枯井。”盧燦用手電向四周晃晃,低聲吩咐道。

  七人很快四散開來,圍着土墩到半片山這足球場大的面積,低頭尋找。

  兩眼一抹黑的深夜中,想要找到被歲月掩藏起來的古井,難度不小。十分鐘後,謝三順等人回來,紛紛搖頭。

  找不到井口,如何判定位置?盧燦皺着眉頭,撓撓頭。

  “阿忠,那邊的房子沒人?”土墩山的另一側,有一間破爛無頂的房屋,也不知是哪一年留下的。

  “問過,村裡人說是早年公社留下的守田屋,已經荒廢了。”

  “你說的河溝就在那邊?”

  白天丁一忠回去後,将附近的地勢再度畫成一張簡易地形圖,有一條河溝,就在守田屋的旁邊,恰好,這條小河溝與盧燦的記憶中對應上。

  找不到枯井,盧燦很快又想到另一條判定位置的方法,那個藏瓷器的小窯口,就在土墩與小河溝交口右側,大約向東三十米的樣子。

  “大家沿着河溝找找,尤其是土墩山一帶,看看有沒有水井。”

  盧燦很快修改了尋找方向。

  這次,謝三順陪在盧燦身邊,“盧少,您的意思……這裡是汝窯官窯窯址?那臨汝那邊的窯口……?”

  下午商談挖掘事宜時,盧燦對他說過,晚上要去挖汝窯官窯遺址。

  他的意思,盧燦很清楚——汝窯的官窯怎麼跑到寶豐?不是說在汝州嗎?

  “汝窯出産于汝州這沒錯,但宋代汝州不僅僅是現在的臨汝,它涵蓋的面積較廣,包括郏縣、寶豐、段平、魯山這一片地區。”

  “這些地方都有窯口,隻不過有些是汝窯瓷器,有些隻能叫做臨汝窯瓷器。臨汝窯瓷器,以民窯居多,品質不一。至于汝窯的官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