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第3頁)

  再說說沈陽文溯閣藏本。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淪陷,文溯閣本《四庫全書》也落入東瀛人手中。日方曾假借所謂“國立圖書館”的名義代為封存。1945年東瀛戰敗投降,文溯閣本《四庫全書》才又回到人民手中,1966年中蘇交鋒,這套藏本被轉移到甘肅,現藏于甘肅博物館。

  紫禁城文淵閣版本,則藏于台北故宮。

  一家博物館,什麼是底蘊?不是字畫、不是金石,更不是陶瓷,而是書籍!

  虎園博物館現在最多的藏品,就是各類書籍,但是,像眼前這套品相為九的《四庫全書》一函這類級别的藏書,還真不多,穩勝它的,隻有自己收到的《大成文獻》和《永樂大典》孤本。

  這一函原版書冊,價值不菲!

第501章

争搶藏品

  有了這一函《四庫全書》集部六卷,盧燦心情大暢,手頭翻閱的動作,輕松許多。

  心情舒暢,目光也敏銳起來,鑒定變得越發簡單,很多字畫,隻需從裝幀和題首部位看看,就能估測其基本價值。

  當鬥亮時間到五十分鐘時,盧燦手中已經有九件物品,而武田次郎已經将所有十件物品全部挑選出來,但他依舊沒放棄,抽身來翻看書畫藏品。

  送第九件藏品去前面的時候,盧燦抽空瞄了眼武田所選擇的物品。

  武田的鑒定水平很不錯,而且深谙古董市場價值趨向,遠非那些純學究所能比拟。他所選擇的剩下五件,不,準确的說是五套藏品——完整的套裝,要比同期的單品更有價值,這家夥所做出的選擇,讓盧燦暗自心驚,它們都很有價值。

  第一套是合歡杯。

  合歡杯即合卺(音錦)杯,舊時婚禮,新婚夫婦合飲的酒杯,象征合歡偕老。

  “并蒂花開連理樹,新醅酒進合歡杯”,說的就是這種一體雙杯的套盅。對了,合歡杯并非茶杯,而是茶盅。

  茶盅與茶杯怎麼區分呢?很簡單,盅無柄,杯有手柄;盅較矮,杯較高。

  唐代黃滔的《催妝》詩:“煙樹迥垂連蒂杏,彩童交捧合歡杯”,還有《紅樓夢》第九四回:“莫道此花知識淺,欣榮預佐合歡杯”。

  合卺杯并沒有規定式樣,不過,型制上,最常見的有同心杯、對圓杯、雙流杯這幾種。眼前這一套粉彩合歡杯屬于對圓杯,即兩個茶盅切面相合之後,形成一個圓形。

  這種合卺杯本身并不算稀奇,但如果是名人定制款,那就另當别論,如果再有點凄美的愛情故事在背後,譬如冒辟疆和董小宛之流,那市場價值會更高。

  第二套則是帶有濃郁元代風格的馬形雙陸棋,三十粒棋子,黑白岫玉各十五,雙骰為象牙雕刻,棋盤為小羊皮,鉚釘圈邊,很有特色。

  雙陸棋源于古代伊朗,約在魏晉時傳入中國,隋唐至金元盛行,但因乾隆禁賭,雙陸棋也被列為禁止項目,因而在清代中葉開始失傳。

  當然,它的失傳與麻将及象棋的盛行,也有很大關系。

  但是,雙陸棋在歐洲大陸一直非常盛行,甚至還有不少賭場,将雙陸棋列為賭器,每年六月份,歐洲都會舉行一次雙陸棋大賽,很有影響力。

  這份元代雙陸棋,品相還不錯,算得上珍品一級的藏品,不過,因為這套東西屬于雜項,懂得欣賞的人不多,它的市場價,在亞洲,不會超過拾萬港元。

  武田次郎選擇它,更多的還是想要展現一下自己的綜合鑒定水平吧。

  第三套藏品是粉青溫酒壺套裝。

  江南興盛黃酒,黃酒集甜、酸、苦、辛、鮮、澀六味于一體,非常适合溫着喝。黃酒柔和溫潤,在秋冬季節,一壺溫酒,自斟獨酌亦或者知己對飲,不僅風格雅緻,更有益健康。

  正因為溫酒風盛行,江南瓷器或者陶器作品中,免不了會有溫酒壺套裝。

  一套溫酒壺,一般分為四部分組成:壺身、可以抽出的壺膽、壺膽蓋杯、壺口蓋杯。

  壺身要比普通雙手壺稍大,鼓腹、敞口,雙耳提梁,類似于茶壺;壺膽為圓柱體,有沿,從壺口塞進壺身,其檐口可以挂在壺口上;壺膽蓋杯是酒盅,其直徑與壺膽直徑相等,可以直接覆蓋在壺膽上,作為壺蓋;壺口蓋杯要比壺膽蓋杯稍大,套在壺口外部,作為整器的壺口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