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盨器有什麼可争執的?盧燦不相信張老爺子和李林燦老爺子兩人這麼淺薄。
當他翻到第三張照片時,一愣!
第三張照片是盨器内底部的特寫,那裡鑄造了一列列密密麻麻的青銅銘文。
他馬上明白熟悉感覺來自何方——他曾經見過這件器具,在寶利的一次公開展覽上。
這是遂公盨!
不是真僞之辨,李林燦和張博駒兩位老爺子,争論底部的青銅銘文!
驚喜!狂喜!
盧燦一把抓住許胖子肉墩墩的手臂,“胖子,這件青銅盨,轉給虎園。丁老的藏品,我勻給你一百件!”
“嘶!”盧燦這一下很用力,疼得許胖子差點跳起來。
沒等他提意見,盧燦擺擺手,“你小子……是不是這件盨器已經送到虎園了?你這……帶着照片,套我的拍品呢?”
維德拍賣收來這件拍品,一定會經過李林燦的鑒定。以李老的貔貅性格,一定會把它帶到虎園。許胖子,這家夥,用照片做圈套呢?
自己沒接到消息,估計就是他用這件器物的交換權,來換取李老和福伯的不支聲。
“嘿嘿……”許胖子達成目标,身子不由自主往媳婦這邊靠遠離非常狀态的盧燦。
不就是一件青銅盨器嗎?他撇撇嘴,不太明白盧燦為何如此激動。
沒文化,真可怕!
盧燦同樣鄙視的對許胖子瞟了眼。
遂公盨啊!中國最早記錄大禹治水故事的“遂公盨”!
竟然會落到自己手中!
這件器物的珍貴,不僅僅體現在盨器本身的稀少,而是其底部的十列九十八字的銘文。
遂公盨是中國古代西周中期遂國的某一代國君“遂公”所鑄的青銅禮器,其底部銘文非常罕見,記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劃定九州,還根據各地土地條件規定各自的貢獻。
在洪水退後,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崗上的民衆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
由于有功于民衆,大禹得以成為民衆之王、民衆之“父母”。
銘文并以大段文字闡述德與德政,教誨民衆以德行事。
這些銘文,将“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為詳實的關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記錄。
不僅如此,它對世界考古界、曆史學界,一直質疑“中國究竟有沒有夏朝,大禹是否有其人”,是一記有力的反擊——銘文中所述“禹”是夏王朝的奠基人,沒有大禹,便沒有夏,更沒有“華夏”。
“這件東西,怎麼得來的?”
盧燦忽然又想到一個重要問題,連忙拉住許胖子問道。
上輩子,有關遂公盨的來曆,可是一直存疑的!
第513章
盨器謎團
遂公盨的來曆一直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