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第4頁)

  包括促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一代儒家宗師董仲舒,都是學習《公羊傳》的。

  還有漢武帝的丞相公孫弘,儒學大師蘭陵褚大、東平嬴公、廣川段仲、溫之呂步舒等人。後來,又有齊人任公、貢禹、管路、左鹹、魯眭孟、顔安樂、嚴彭祖等均以治《春秋公羊傳》得顯。

  可以說,有漢一朝,《公羊春秋》将《左氏春秋》壓得擡不起頭來。

  《公羊春秋》的沒落,始于隋唐,那時《左氏春秋》開始占據主流位置。

  這一百來根竹簡,落在盧燦眼中,那就是寶貝啊!

  究竟是不是西漢的竹簡,尤為關鍵——如果與公羊壽成書《公羊傳》同時代,或者稍晚那麼一丢丢,就能說這批竹簡,是真正的“《公羊傳》正本”!

  “李老,這批竹簡,也是從宮内流出去的?這種高古品,應該有清廷記錄吧?”

  盡管李林燦不待見自己,盧燦還得腆着臉往前湊,誰讓他在這方面是專家?再說了,老家夥從來沒有惡意。

  “唉!你呀,有時間多看看各朝史稿和《起居注》,對于你的鑒定,也有幫助。”

  老頭子回頭看他一眼,繼續說道,“乾隆編《四庫》,怎麼會沒有漢簡?”

  “沒有漢簡,哪來的的《皇清經解》,哪來的《公羊義疏》?更何況,兩人所彙編《公羊傳》注釋,可是與東漢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诂》中,很多内容是相悖的。”

  “你以為,憑那兩人,真的敢開宗立意,擅解《春秋》?”他的語氣中,帶有濃濃的不屑。

  《皇清經解》是清朝體仁閣大學士阮元,編撰的一套經義集。号稱“此書是彙集儒家經學經解之大成”。《公羊義疏》則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陳立,編撰的《公羊春秋》的解讀著作,共計七十六卷。

  這兩位清廷學者,怎麼又招惹了他?

第654章

清宮文房

  李老爺子的怒火的根本,盧燦心知肚明。

  那就是傳承!

  張博駒、福伯兩位,共同收饒宜蘿為弟子,雖然年紀小而且還是女孩子,可架不住人聰慧異常,家學基礎好。拜師半年多,就盧燦所知,饒宜蘿的學識精進如飛,把兩位老爺子樂得合不攏嘴,連帶着對盧燦的怨言也少了很多。

  李老爺子年歲也不小了,他自家孩子留學美國,媳婦和兒子一起住,常年不回來看他。兒女媳婦的不親近,你當這老爺子心理真的沒有一點疙瘩?

  早些時候,虎博三老都一樣,現在另外兩人膝下突然冒出一個聰明伶俐的弟子,天天師傅師傅的叫着,他的心底也膈應。

  最初他還真的有想法讓盧燦入門,可盧燦屬驢的,又懶又倔,明明基礎不錯,卻偏偏不願意幹研究,慢慢的這份心也就淡了。

  可是,今年三四月份又受一次刺激,他帶着戴靜賢橫掃東京文博界,很是嚣張。

  唯一不爽的是,别人一問戴靜賢的師承,哦!原來是錢穆大師的關門弟子啊!難怪這麼優秀!是啊,戴靜賢再優秀,與你李林燦有一毛錢關系嗎?

  得給這老家夥找個弟子!天賦秉異,還能受得了他那怪脾氣的聽話弟子!

  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可是,這種人哪兒找去?盧燦沒感覺手邊有這種可造之才啊?

  想收盧燦入門而不得,饒宜蘿拜師與盧燦又有關系,老先生一輩子不他會與人溝通,他直覺的将這種不滿,發洩到盧燦身上。

  這種事,盧燦也沒有辦法,自己不可能放着大好時光跟着老爺子去搞研究——虎博還需要養活呢,盧家還需要自己扛起來呢。

  為李老爺子尋找傳承人的這件事,隻能放在心上,慢慢來吧。

  看過三間帳篷,盧燦已經明白老爺子是怎麼安排工作的。鑒定團隊在地下倉庫中,每鑒定出來一件真品,都會送到相應的帳篷中,進行編号、簡單修繕、包裝,然後再打包、貼封條及備忘錄,再轉運到真品儲藏間,等待運送回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