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三道:“還夠請一次的,可惜了,早知道是這樣,就不去辦貨了。現在隻有把貨賣了才有錢……沒事兒,我想辦法。”
“你不許幹那些……”
“知道。”
兩人又不說話了。張仙姑愁極無計,道:“你寫個幡兒,我再出去給人算命吧。”
祝三道:“爹得人照看。”
兩人又沉默了。
祝三想了一下,拿了新置辦的家什,又坐到門口去,慢慢地做簪子。幾塊破木頭不值錢,她動動手,就能賣上幾文,也是錢呐!細細的木條在她手裡有了簪子的形狀,她的心漸漸平靜,小算盤也打了起來。
沒案子在身上,行動就方便多了,手頭還有幾個錢,夠支撐一陣兒,這一陣兒她再倒騰點貨,又能湊出些錢來生活。隻要到朱神漢痊愈,一家三口怎麼樣也能活。要應付的就隻有眼前這個欽差了。
她估摸着,欽差對她的興趣應該不大,也不會帶她一家三口走,鄭七多半是對她出現在墓園等事感興趣,如果真要掰扯,他想知道什麼自己就都告訴他,好奇心得到了解答,鄭七應該也不會再堅持了。
當然,如果強行帶走就另當别論,到時候再逃。
打定了主意,祝三口角有了點笑影,然後,她就又聽到了一陣馬蹄聲。
擡頭一看,鄭七親自來了!
………………
鄭熹再次睡醒之後,脾氣愈發的好了,先給了徐甲一百貫,不過因為一百貫體積太大,徐甲搬不了,鄭熹也沒有随身帶這許多笨重的銅錢,給的是一塊金子。
徐甲捧着金子,話說得不太利落地謝了賞,歡天喜地走了,臨走前不忘賣好:“看他們一家過得太可憐,我還給了他們一套舊衣服呢,房租也給算得便宜。”
鄭熹微一點頭,徐甲就被随從們“請”了出去。
金良這才細說起見到祝三的情形,其實也沒什麼好講的,他能說的也就是:“倒是個孝子,他爹就是您今天開釋的本地犯人之一。”
一句話,鄭熹就全懂了。他也如金良一般,對這個“孝行”頗為贊賞。裝神弄鬼坑蒙拐騙,那是固然不好,但是這一行裡有孝子,這個孝行還是值得贊揚的。如果說,鄭熹之前對小貨郎的興趣隻因自己需要,所以投注一、二分心思的話,現在對小貨郎本人倒有了三、四分的好感。
他當然知道,孝子,不一定是個好人,殺人放火賣主求榮的人也可能是個孝子,但是,孝總比不孝好。孝,就有軟肋,可比叫人摸不着頭腦的二流子像個正經人。
鄭熹随口問一句:“沈五的外甥女找到了嗎?”
金良道:“沒聽說。”
鄭熹道:“左右無事,換件衣裳,咱們去看看那個小子。”
金良道:“哦,聽他娘說,他行三。”
“他兄長們呢?”
“不知道。咦,說是隻有這一個孩子了,怕是死了。”
鄭熹道:“收拾些柴米之類,咱們去探望探望他。”
第28章
習慣
鄭熹一行人不少,還拖了輛大車,上面裝着給祝三一家的東西。柴米油鹽、雞鴨羊酒、衣裳布料之類,又裝了兩個大食盒,滿滿當當的一大車。
金良騎馬在前面引路,一行人引了不少人的猜測注目。因為走的是陳府的方向,此時,大多數人還以為他是去的陳府。
笑容從祝三的臉上消失,她面無表情地看着這一隊人,心裡是有點戒備的。她是真不明白,案子都破了,她哪裡還值得鄭熹這樣的大人物唱這麼一出?反常即妖!祝三懷疑鄭熹有什麼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