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頁)

  沈瑛道:“去吧。”

  祝纓沒有馬上起身,掏出那封信,将最後一頁給沈瑛看了。

  沈瑛嘴裡也苦了起來,心道:沒有這四個字還罷了,有了這四個字,傻孩子心裡怕是要一直記着這位婆婆了。

  祝纓收了信,去看花姐。

  花姐已然被救醒,倚在床頭,看到祝纓來了,她的眼淚終于落了下來:“三郎!娘她……”

  祝纓走到床前,将信紙還給了她,說:“你想怎麼樣?”

  花姐道:“我、我不知道,我想娘……”

  “你娘也想你!”沈瑛匆匆沖了進來,接了這一句,雖然祝纓知道花姐現在嘴裡的“娘”還是于妙妙。

  花姐掙紮着起來:“舅舅。”

  沈瑛道:“快躺下!果然是母女連心,京裡剛才的消息,你娘病倒了!就想見你!你就是她續命的藥啊!”

  祝纓木木地将信紙遞給了花姐,心道:沈瑛,你是真的厲害!

  沈瑛拍拍他的肩膀,說:“讓她嫂子陪陪她,她們女人家好說話。”

  祝纓深吸一口氣:“好。”

  這一天之後,祝纓越發的沉默了。啟程之後早晚跟着金良習武,白天趕路、夜裡讀半夜的書。行進的時間跟在隊伍的最後面,休息的時候也默默地向金良要求一間最偏僻的屋子。她真是太讓人省心了,這樣日複一日的竟不覺得有一絲辛苦,隊伍裡的人年紀幾乎都比他大,提起他的時候很有一些人誇獎他:“年紀小,人十分聰明,偏偏還勤快得緊,很是好學上進。”

  張仙姑和祝大聽了,心裡得意,嘴上卻說:“她還小,别誇她,給誇得翹尾巴了。哪裡就很好了?她也還差得遠呢!”

  祝纓也不管這些,别人當面誇她,她也不得意默默地聽着。一切都顯得很和諧。

  因為之前耽誤了行程,後半段趕路很急,周遊再沒有功夫來找祝纓的麻煩,讓祝纓清淨了一些,張仙姑一顆心也放回了肚裡——這些貴人,就是一時興起罷了,錯眼不見就撂開了。

  但是祝纓卻讓周遊難過得緊,因為祝纓前前後後算是露了回小臉,鐘宜都知道了,說了周遊幾句:“你看看,他出身卑微仍然努力向上,你呢?”

  恨得周遊背地裡罵她:“我就說這小子不是個好人!身上一股鄭熹的臭味兒!”

  數日之後,京城在望,去核實消息的人也回來了——于妙妙确實是死了。朱丁旺一個全村都認為孤僻的人,披麻戴孝,端的是做足了孝子的禮儀,按照于妙妙的遺囑,将她葬在了離丈夫、兒子頗遠但是可以看到丈夫兒子的地方。

  祝纓在驿站央人買了些紙錢,跑到大路中央燒了,花姐翻了翻包袱,找了件花紋少的衣裳穿了,又剪了朵小小的白花戴在了鬓邊。

  祝纓以為,此事至此也就算有了個定論,大家分道揚镳,等她安頓了下來,官司了結,隻剩給鄭熹還債的時候,就可以再與花姐聯絡了。

  不料離京還有一天路程的時候,突然殺出一隊人馬來——沈瑛的三姐,那位馮夫人,派人來接女兒女婿了!

第37章

反悔

  馮夫人派了不少人,領頭的是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婆子,兩人帶着車轎,到了驿站先找沈瑛。

  來人先拜沈瑛,又給陳萌磕頭。沈瑛就笑着說:“把娘子們都請出來吧。”

  陳大娘子和花姐一同出來,沈瑛指她們兩個說:“呐,這是陳家大娘子,也是親戚,要認得。這個,就是你們家的小娘子啦!”

  一男一女搶上前哭着拜倒,男的自稱吳安,婆子夫家姓李,花姐就叫她:“李大娘。”李大娘連說:“不敢,一個糟老婆子罷了。”

  說完就抱着花姐哭:“可算見到您啦!”花姐心中為于妙妙難過,但是見到母親派來的人,也是心中酸楚,抱着她也哭了一場。

  吳安一直垂手站着,等她們哭得差不多了,對沈瑛道:“不知我們姑爺在哪裡?夫人的話,要帶女兒女婿一道回去的。我們先接了二位回去安置了,等您進宮複命出來,好設宴謝您把佳兒佳婿給找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