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6頁)

  沈家仆人尴尬地道:“誤會,都是誤會。将軍慢走,我們回去複命。”他們與祝大、張仙姑并不相識,來福開了門,祝大兩口子探頭探腦看了兩眼就縮回屋子裡了,金大娘子接待的他們。

  金大娘子也沒好話,将祝大兩口子挨了三頓打的事說了,沈家仆人聽得全沒了主意——不是說隻是馮家打了一頓退婚了嗎?怎麼我們家還打了他們兩頓?

  六神無主地辭了出來。

  金良道:“三郎,咱們回家去!”

  留下沈家仆人看着他們的背影不知所措,過了一陣兒,猛地拔退就跑回家報信!

  沈瑛回到家裡,得到了一個比前一天更糟糕的消息,将門上仆人拿來拷問,估摸着日子——祝纓在牢裡的時候,祝家夫婦來登門求助,被打走了!

  沈瑛腸子好險沒悔青!全家人都在看着他,他不能失了場面,說:“來人,去陳府,請大郎過來說話。”他要讓陳萌做個說客,去探探祝纓的口風,親事是很難再繼續了,可也不要再結仇了!

  在府城的時候,他看不上祝纓,到了京城還想拿捏一下,如今祝纓顯見是要跟着鄭熹了,以祝纓的機靈,混不上心腹也得是個幹将,就不能讓他有怨氣在鄭熹那裡給自己上眼藥。

  陳萌聽了原委,也是無語,半晌方道:“事情怎麼都湊到一塊兒了?好,我去!”

  他第二天就到了金良家,金良不跟着鄭熹出差的時候生活十分規律,他十天裡有一天休沐,其他時候都住在城郊大營裡。他的假期也快結束了,正在家裡收拾帶去營裡的包袱。

  他将自己的一副弓箭留給了祝纓:“喏,說要帶你去選弓箭的,又耽誤了,這張弓不錯,你别總坐着看書,頭疼了。功夫還沒忘吧?”

  祝纓笑着接了。

  “我明天到府裡辭行就得走了,府裡的路你也認得了,門上的人也認得你了,有什麼事兒就去那裡求救。”

  “好。”

  兩人有說有笑的時候,陳萌登門。

  金良很慌張,說:“我去見他,你别……”

  祝纓道:“他是來見我的!你攔着,他反而要多想,疑你從中作梗。還是我去吧,總要把話說明白的。我不殺他。”

  陳萌也是個斯文公子的模樣,祝纓再見他時,又與初到京城的那個下雪天不同了,陳萌顯得深沉了不少。

  兩下見過禮,陳萌就說:“三郎,慚愧慚愧,我才知道你與姨母生出了些誤會。”

  祝纓道:“昨天,家父家母在令舅令姨那兒各吃了一頓棍棒,令姨命家父簽了退婚書,兩下各執一份。白紙黑字,哪有什麼誤會?”

  “誤會誤會,舅舅使我登門,向三郎緻歉來了。”他又帶了仆人,攜了不少禮物。

  祝纓道:“令舅慷慨,七、八天前還多賞了一頓棍棒,免得我們再打秋風。”

  這事兒陳萌都知道,太陽穴上一抽一抽的疼,說:“都是這起子小人!狗眼看人低!”

  他想起了自己幼年時家中的勢力眼仆人,越罵越狠。金良道:“大公子,你跑我家來罵誰呢?”

  陳萌意識到自己失态了,說:“見笑了。實在是來道歉的。我要知道了,斷不會讓這些事情發生的。舅舅要是知道,也不會讓這件事情發生的。”

  祝纓心道:我聽你鬼扯!周遊挨罰的事兒,你們在朝裡會不知道?他為什麼挨的罰,你們能不知道?我下獄的事兒,你們必然知道卻隻字不提,可見心地壞透了。

  她也能猜到了陳萌的來意,但是不肯馬上松口,說:“你們讓不讓,這事兒都已經發生了,如今你我再無瓜葛。您也不必再來。那話怎麼說的來着?一别兩寬,各生歡喜。從此橋歸橋、路歸路。”

  “三郎!”

  祝纓道:“大公子,你是聖人門徒,親生父母被人毆打了,子女可以原諒這個人嗎?”

  陳萌啞然,道:“你這又是何必。”

  祝纓道:“大公子,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