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一個穿綠色袍子的人說:“下官帶他們去吧。”
冷雲道:“去吧去吧,認完了路,再帶到他們同侪那裡去,看有什麼要忙的分擔一些。”
綠袍人一揖,将兩人帶走了。
留下冷雲突然大笑,對鄭熹道:“七郎,眼力不錯呀!子澄兄,這下咱們又添了一個幹将啦,年紀小,律法學得還不錯呢。現在正缺人,正好,正好,哈哈哈哈!”
裴清冷着臉說:“還有卷宗沒看完、獄裡還有犯人沒審,你有空笑,不如多看點卷宗。”
冷雲又是一陣笑:“好好好,你認真,我去啦!”說完,他對鄭熹也笑嘻嘻地一揖,跑路了。剛跨出門檻兒,又是一陣爆笑,扶着柱子,看前面一綠二青的三個人在大理寺轉,他搖了搖頭,哼唧一聲:“要熱鬧喽。”
…………——
帶祝纓他們兩個熟悉大理寺的是個大理寺丞,從六品上,官位比他倆高十級上下,已是鬓斑白了。祝纓知道,大理寺丞,攏共有六位。這位張寺丞告訴他們,大理寺未滿員:“好好幹,都有機會的!”
祝纓心道,你莫哄我,這全是因為去年替換死囚的事,你們□□下去一批,到現在還沒補齊。可不是時時都有的機會,也必是有人盯着了這些位置想着填坑呢。比如她,就是鄭熹填進來的。
她還是與鮑錄事一起顯得很虛心且激動地聽着了。
跟着張丞連大理寺獄都逛了一圈,把裡面的女監都看了,又講了一堆禁事項,包括不要胡亂往北邊的宮城那裡亂逛。祝纓和鮑錄事都應下了,張寺丞很滿意地點點頭:“好。就這樣了,各自去辦事去吧!”
祝纓被送到了評事那一堆裡。
大理寺的評事,滿員應該有十二人,現在算上她也就十個人,現在領頭的是一個資曆最老的左評事。空出來的位子,不用說,是上一回大案掀下去的太多,後雖補了幾個也沒補滿。就這十個人,在大理寺的也不全,據說派出去了倆,連她還剩八個。
祝纓進大理寺前已經打算好了:現在正缺人,鄭大人也缺政績,我得好好幹!
見了裴清和冷雲,她就知道:大理寺裡頭,也是山頭林立的,這兩位少卿就不是很聽鄭熹的話的樣子。
哪知到了評事這屋子裡,左評事先來,說:“後生可畏呀!”招呼所有人歡迎她一下,大家一齊誇了一通她的考試成績。又問她籍貫哪裡的,問了一圈,沒人跟她同鄉,又問她住在哪裡,發現她住的地方也不與大家很近。最後隻好就她是買的還是賃的屋子聊上一聊。
一個白胡子的王評事說:“那個地方,這個價賃的房子,你占大便宜啦!”他是去年新調進來的,年紀雖大,資曆不如左評事老。
然後大家又就京城的吃食聊了好一會兒。
祝纓被他們聊得有點傻:這群老貨都在幹嘛呢?不幹活嗎?
好在她是幹神棍的,聽人說話的耐性還是有的,聽了一個郁評事講完了鯉魚脍、鮮蝦米的吃法,又聽劉評事說:“今天會食不知道吃什麼?”除她之外的七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了食譜。
一個說:“還能吃什麼?大理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一葷一素一湯罷了,比清水衙門吃青菜豆腐好些,比不上那些肥稱的地方大魚大肉。”
另一個說:“一葷一素也有不一樣的搭配呢!”
京官裡,生活緊巴巴的居多,這一頓飯也是挺重要的,他們都在給祝纓講着這衙門裡的生活要緊,全不似一個“被清洗過了,準備幹出新業績”的衙門。
祝纓在心裡把鄭熹之前給她的那份大理寺人員名單重新和這些人臉對上了,按照簡曆,這裡面有四個是大理寺舊人,上次清洗沒問他們的罪,算留用,其中包括左評事。其他幾個是别的地方調過來的。看來舊人的作風還是影響到了新來的。
祝纓聽他們說完了一頓吃的,會食的時間就到了。頭一天,她什麼也不帶,反正餓一兩頓她早就習慣了,等到了會食的時候大夥兒聚齊了,飯菜陸續上來,祝纓一看就樂了:“這不挺好的麼?”
對她來說,有葷有素有湯,還有大碗的飯管飽,就很好了!
她吃得很香,讓幾個挑食的同僚懷疑她跟自己吃的不是同樣的飯菜了。
吃完了飯有個休息的時間,她就問同事們:“我幹什麼?”
王評事道:“你問老左。”
左評事道:“不急,你新來的,雖是考的甲等頭名,可考試和幹事還是有點不同的,先不派你活計,你先看看卷宗,學學前輩們是怎麼斷案的吧。老王,你帶他去看咱們的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