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上常見送禮求官、求升遷,必然有本賬。前任大理寺已經抄到了一本,鄭熹接手大理寺,也就接了這本賬,本以為這就是全部了。
他歎了口氣:“你隻管查這個東西,查到了我派人核賬。”又想,是時候給祝纓找個師傅學算學了。
祝纓道:“我重新讀一遍龔案的案卷,仔細研究一下,不知道能不能讓我去龔府看一看?還有,龔案的犯人,我想見誰就能見嗎?王府那邊兒……”
鄭熹道:“隻要機密,都可以。”
“可能還要點人手,看賬的,跑腿的。”
“都可以,有難事隻管來找我。萬一我有事,你可去王府尋郡王。”
祝纓馬上說:“給我一夜,明天我就開始辦。”
“去吧。”
祝纓道:“是。”
祝纓一離開,鄭熹就換了衣服又去了高陽王府,又與高陽郡王密議了一番。高陽郡王道:“你爹說得對,是要快。那個孩子,能行麼?”
鄭熹道:“現在要緊是保密,他就合适了。舅舅也再拿出幾個可靠的心腹人,叫他領着。”
高陽郡王道:“要快!要查出那個逆子都幹了什麼!龔劼已然是困獸了!不要讓他狗急跳牆,說出别的來!我不管别人,那個逆子與龔劼的事要查明白了!我才好到陛下面前請罪呀!”
說着,他流下了眼淚:“我如今,隻有一個兒子了!我這家……”
“舅舅。”
高陽郡王命人領出幼子,對這孩子說:“來,給你兄長行禮。”
鄭熹心中一恸,扶起年幼的表弟,說:“舅舅,事情沒有到很糟的時候。如今也不過是依禮而行。”
“以後,你要多多照顧你的表弟啊!”
“是。”鄭熹口上答應了,看着這瘦弱的孩子心裡也是愁的。如今希望祝纓早點把事情查出來,真能拿到那一本暗賬,上面其他的人也就落到了他的手裡,至少他能把自己、鄭家給摘出來。
…………
祝纓走出鄭侯府,接受了許多注目,坐在那裡等着求見鄭侯的人數有增無減,她輕輕歎了一口氣。
回家的路上,腰間的金刀果然吸引了一些注意,回到家裡,張仙姑也發現了,問道:“這是哪裡來的?”
祝纓摘下金刀給她看,這刀隻有五寸來長,金鞘鑲嵌着數顆寶石,朱紅的穗子頂上是一顆明珠。刀刃如霜雪,吹毛即斷。以祝纓這一個月來的庫房、當鋪經驗來看,怎麼也值個二、三百金。
張仙姑拿拇指輕抹了一下刀刃,指腹便滲出血珠來,她忙把指頭銜在口中說:“好快的刀!”
祝纓将刀收了,說:“到鄭大人家回事兒,巧了遇到老侯爺,老人家給的。”
張仙姑樂了:“我說呢,你前陣子忙成那樣!”
祝纓道:“案子還沒完,且還得忙呢。”
“哎喲哎喲,有這樣的賞,忙一些是應該的!這個你可得收好吧?咱們家哪有藏東西的地方?還是你帶着?也好叫他們看看,你得上司的喜歡,好高看你。”
祝纓道:“這才哪到哪呢?也别出去說。”
刀很鋒利,妙的是這個長度剛剛可以帶進宮裡,再長一點就不行了。她預備配個簡單樸素點的刀鞘,方便帶着用。
張仙姑道:“我知道!招賊惦記就不好了。來,吃飯吧!”
祝纓吃飯也有點心不在焉的,張仙姑叫了她一聲,她才說:“我想案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