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頁)

  老黃搓了搓手,說:“您恕罪,上了年紀了有點唠叨。”

  除夕太冷清了,宮城裡頭那熱鬧勁兒,細樂陣陣的飄過來,外面過午之後就開始有放炮仗的,滿天的硝煙味兒,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是何等的人間氣息。冷清的皇城與外面形成了一種對比,身邊的人如果再體諒一點,老黃也就多說了幾句。

  他是個積年的老吏,在大理寺裡見得多了,過年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說:“這皇城裡,各部都有留守的呢,混個眼熟也是好的。指望一次年夜飯就成莫逆之交是不成的,有個引子以後相交倒是可以的。”

  祝纓有點感興趣地問:“他們也願意麼?”

  “這會兒人少,都想說個話。你平時搭個話,還要找個理由,今天這日子就是現成的理由。小祝大人你隻靠自己,累呐。”

  老黃好些個話不好說,鄭大人當然是個好人,但是人嘛,多個朋友多條路,總不是壞事。太為一個上峰拼命,上峰有良心還好,上峰良心但凡有一點兒欠缺,一把掐斷了線,你就是個斷了線的風筝。祝纓這個官兒,還是有點兒像犟小孩子,太單純了叫人怪不忍心的。

  老黃低聲道:“好些個人的用處呀,除了本事,還有朋友。”

  他也隻能說這麼多了。

  祝纓道:“哎,那好哎!”

  她正好帶了好些吃的,叫來老關老黃:“揀你們想吃的留兩盤子,旁的咱們再擺桌。”又讓把豬蹄分出十個給獄卒那邊,再送過去半個豬頭。老黃和老關也沒有選整桌席面上的菜,都說有豬蹄豬頭和羊湯就夠好了。

  祝纓就把這三樣都留給他們:“你們要是有相熟當值的,也與他們一處吃熱的去。”

  半下午的時候,老黃提醒祝纓:“得搶他們前頭邀過來,不然,旁的地方也有手腳快的人。”

  好在這回當值的人裡,手腳快的并不太多,各處當值的人裡,也有不得志受排擠才安排這一天的,也有是因為春風得意被上官“保護”讓他多受點累來消一消同僚心中不滿的。祝纓一邀,原本不太願意過來的人也過來了。

  大理寺雖然比較重要的,但是祝纓是個明法科考過來的,比人家明經、進士差着行市。再有一些蔭官,不說誰瞧不上誰吧,本來出身不太一樣的就不是很容易聚到一處。

  也就是年假的時候大家都冷清得慌,祝纓這邊老黃和老關四處跑跑,竟真的給祝纓湊了個局出來。祝纓原本隻想跟大理寺這些當值的小吏們一道過個年,彼此日後也好有些照應。不意老黃給她攢了個局!

  來的有太常的、鴻胪的、禮部的、戶部的……等等,也有蔭官,也有科考,有老有少,還有由吏而升做官的,除了宿衛的宰相、起草诏書的舍人翰林等人,能請的大概都請到了。禁軍的不敢過來,祝纓把那一整個大豬頭送給了李校尉,李校尉又派人送了兩隻雞來添菜。大理寺這個除夕可熱鬧極了!

  來的雖都是與祝纓官階差不多的人,卻也都是朝廷中樞各衙司的中堅。祝纓一一與這些人見禮,衆人見她年紀小,生得不說頂俊也是長得很順眼,禮貌也周到,難得是她竟是有準備的,是有一整桌酒席的。

  祝纓道:“當值,不敢準備酒,還請見諒。我頭獨個兒在宮裡過節,還請諸位海涵。”

  衆人都說:“小祝周到。”

  又公推了吏部一位員外郎田罴坐上座,因為他的年紀最大,田罴還要推辭,就被衆人按到了上座。田罴道:“小祝是主人,你們怎麼這樣了?”

  祝纓笑嘻嘻地道:“我是當值的人,該你坐的。”她品出了一點味道,怎麼說呢?吏部。就算年紀不是最大的,估計也會被推到這上面來坐着。

  各人按年紀序個齒,除了祝纓是“主人”坐田罴下手,其他人是叙了年齒坐的。坐下了,以茶代酒,就有人說:“小祝年輕有為,前途無量。”

  祝纓道:“大家夥兒今天能在這兒一處吃席,都已經比旁人都強了!”

  宮城内外都有放煙火的,他們這群人也就不怕冷,命把桌子搬到廊下,高高的殿台上,看着漫天的煙火,又有各部同僚一道吃年夜飯。平日裡一些花花腸子也都略收了一收,竟都拿出幾分真誠來了。

  老黃也不居功,與老關把席面收拾好,祝纓說:“我們這兒有席,你們也忙了一天了,把我的份飯也拿去分了吃吧。”

  各部同僚也都說:“不用你們管我們,我們自吃,隻叫一個人管着竈下的火,冷了再熱。旁人也吃去。我們的份飯也都不用,你們也辛苦了,拿去吃了吧。”

  又有人也是有經驗的,當值時也帶點加菜,也都拿了來,十分豐富地吃了一席。雖無酒,也行個令,祝纓的學問略差一點,雅的令得靠平日裡的讀書積累,她就輸得多。要是劃拳之類,又或者猜謎、骰子之類有規律可循的,她就赢得多。

  同僚們也都沒帶什麼錢,又不吃酒,祝纓被灌了一肚子茶。

  到了子時,外面忽然響聲大作——新年到了!

  所有人都起身,看着漫天煙火,又互相拱手道賀。老關等人又把羊湯給熱了端了上來,這些官兒才覺得在外面坐得久了有些冷,都誇說:“想得周到。”

  喝完了熱湯,才都回去了。祝纓送遠人,幫着老黃他們收拾桌子,老關道:“不用小祝大人你動手,我們來。”祝纓道:“最後那湯,你們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