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10頁)

  祝纓撇撇嘴,去翻書了。她要翻的是一些規章,譬如明法科的規定,以及關于官員的任命之類。明法科的内容,大理寺裡就有。其他的也不難找,鄭熹這人好讀書,也存了一點常見的典籍,她悄悄去翻了來看。

  仔細把兩件都讀完了,整個人笑得抖了起來。無論是明法科對于考生的要求,還是官員任命的要求,都是“三代清白”或者“報父祖”、“做保”,卻忘了一條——規定必須得男人才能考。寫的是“民”、“XXX者”。

  笑死,默認“人”說的就是男人,卻忘了女人也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有手有腳有軀幹,更重要的是——我還有腦子,沒想到吧?

  她憋着氣,把這兩樣放回原處,又找什麼貢士、秀才等考試的條目,發現都沒規定。仔細想想,職官志裡也沒說。坐到自己位子上的時候還是直樂。

  樂完了,鄭熹也回來了。

  今天又是大理寺放松的一天,沒什麼大案子報上來,各人做各人的事去了,有人閑聊、有人串門、有人琢磨自家私事,也有人趁閑研究刑律。祝纓則被鄭熹給提溜了過去。

  鄭熹先問:“去見京兆了?”

  “是。”

  “聊得很投機?”

  “也……不算?請教了一些事情。”

  “譬如?”

  “呃……”

  “周遊案?還是放不下?”

  “額,馮夫人死了。剛好路過,就請教一些禮儀上的事,王大人談興來了,多說了一陣兒禮儀刑罰。”

  “嗯?”鄭熹說,“哦,原來是這樣。”他家裡多少跟馮、沈兩家以前是認識的,仿佛這兩天聽說府裡往外走禮,原來是這個事兒。

  他說:“瞧,她這就走了。有些人呐,不用你刻意計較,把你的心思放到正事上才好。”

  祝纓道:“哎。我早就不搭理她了,一個活死人,計較啥?是路上遇到陳大公子,他說了。”

  “他也不成器。你認真踏實些,以後未必就不如他了!”

  “他?怪他爹。”

  “狂妄!你還敢評論起丞相來了!”

  祝纓不接着說這個,又說:“我想請一天假,前幾天辦案子都沒歇呢。”

  “你又要幹什麼?”别人請假,鄭熹一般不問,但是祝纓他就要問一問。

  祝纓道:“馮夫人這不死了嗎?大姐我已經找回來了,萬一她念舊情想祭一祭呢,我陪着去。”

  “陳萌的面子這麼大了?”

  “我是為大姐,别再有遺憾,送這一程以後不惦記,反正咱們不虧欠他們家的。”

  鄭熹說了一句:“操心的命。”就準了假。還叮囑祝纓,在外面不要口無遮攔的胡亂評論丞相。王京兆學問很好,且妙在經世實用,讓你與他交往也是因為這個,他既然眼裡看得到你,以後你多見他。有什麼要和京兆府打交道的事都回你。雲雲。

  祝纓老實地答應了,在大理寺老老實實又看了一天的禮制的書,按時落衙回家。

  …………——

  回到家裡,花姐已然想明白了:“我就遠遠地送她一程吧。雖說她未必想見我,我知道她走得安穩了也好。出了那樣的事,想來她走得也不能安穩吧。都是可憐人。”

  祝纓道:“她對你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