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笑道:“對對,是我奇怪。你快些休息吧,明天我對付小娘子說,别把傻子的胡說八道放在心上。”
“本來就是嘛。”祝纓說着,把鄭熹給的香拿了出來,說,“這個,我也不太懂。”
花姐道:“這可是好東西,既然給了你,我先給你熏一熏衣裳,明天他聞了也好知道你放在心上了。”
…………
祝纓第二天去應卯,還是向之前一樣,先處理大理寺的雜物。因為她監督了今年的秋收,給公費又多搶了一筆錢回來,從現在開始到明年秋收,大理寺的物用就更加充盈。除了添十個新人的補貼之外,還有大筆的剩餘。
祝纓就算了一下,這筆錢糧,拿出去存着或者放貸,平價貸出,要商人有物品抵押,或幾月,或一年,加利贖回。她隻要市面上那些高利貸一半的利息。這也是很高的一筆了。她自己也不要這筆利息中飽私囊,雖然她知道有些管賬的人會這麼辦,所謂“借雞生蛋”。
辦得好的,一年經手這些公費就能給自己弄下半套宅子出來,狠一點的,一套小宅子也就出來了。
但是,據祝纓所知,玩脫了的也是一大把。大理寺的案卷裡,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玩脫了的官兒。有流放的,有徒刑的,還有玩得太大耽誤了一件大事,即使數目不太巨大,但是誤事,被斬了的。此外一些玩脫了上吊投河的也有。為了追贓,把他們家都抄了的也不少。
他們的上峰受連累的也有。
她就仔細挑選,必貸必有抵押,還得是她認得的、知道價值的抵押品,以保證大理寺不能虧本。否則,大理寺也不能在她手上這麼充裕。
今年冬天,可以給各人再添一些柴炭的補貼了,祝纓想。
寫寫算算完了,胡琏湊了上來:“怎麼樣?祝尚書?”
“胡說什麼?你真沒浪費你的這個姓兒,張口就胡說呢。”
“你不就是我們的戶部尚書麼?你算盤一動……”胡琏已經有經驗了。
祝纓道:“家裡過冬的炭,夠用嗎?”
“哎喲,要添炭補?小祝,你是這個!”胡琏給祝纓挑了個拇指,“哎,我告訴他們去!”
“别!上頭還沒批下來呢!”
“嗐!你給他們拿大頭,哪有不同意的?不求上峰多麼大方,他們吃肉,給咱們喝口湯那就算好人啦!就怕那一等自己貪得無厭,還要克扣下屬,該發的都不發,叫下屬又累又窮,顯得他這衙門清廉的!我呸!缺了八輩子德的玩藝兒!哎,還是咱們大理寺好!鄭大人好!冷、裴二位亦好!小祝你最好!”
祝纓抱着胳膊搓了兩把:“肉麻死了!滾呐!”
胡琏笑着滾了。
祝纓道:“哎~等一等,今天有京兆送來的卷檔嗎?快給人家辦了!”
“放心!批好了拿給你看呐!”
祝纓道:“緊着些。京兆肯給咱們行方便,不是靠兩句好話的,咱們也得給人家辦事。”
“懂~~~”
祝纓和京兆諸府縣的關系好,不是隻憑她在王雲鶴面前裝好孩子的,京兆府及諸縣需要大理寺複核、審批的卷宗,祝纓都是優先給他們安排。大理寺現在的效率是極高的,等閑也不故意扣下面的公文,但是,複核和複核也不一樣。有的就是随筆一畫,不準,什麼原因都不寫清楚,讓下面來回折騰,就是通不過,進而影響下面官員的考核。
有的,比如京兆的公文,或者是落祝纓手上的文書,就都給細細的說明,讓你改都知道怎麼改。有些要幾個人簽的,她去找人簽,比京兆府再重複遞簽又方便不少。
所以萬年縣令跟她熟了,也能說重話,也能讓她看案子。
京兆這一天隻有一個簡單的複核,幾個丞簽了名,當天就給結了。
祝纓簽完名,鄭熹也回來了。說一句:“今日照舊。”
祝纓等人散去,就抱着一堆文書同自己的奏本又去找鄭熹了。鄭熹道:“你又什麼事?”
祝纓道:“這是公事,您先看。”鄭熹先看一些往來的文書,祝纓都給整理好了,他很快看完批完。然後是添炭補,鄭熹道:“你從哪裡變出來的錢?五鬼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