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10頁)

  祝纓帶人先揭了大門上的封條,進了門之後就下令:“關門!誰都不許放進來!”

  接着開始布置人手,按照抄家的規範,再給這個滿地青草的前權臣的宅邸來一次查抄。他們一處一處地揭封條,一間一間房子地搜索。

  祝纓有兩個目的,一是不要有什麼疏漏的案件證據,二則是希望能夠提前發現住宅的隐患及時提醒王雲鶴。

  辦案的時候,鄭熹是拿着圖紙一點一點地搜這個府邸的,不可謂不仔細。現在祝纓帶着這一群人竟又找到一間後添加的地窖,裡面又有一些金銀及金銀器皿之類,大家都很驚訝。而吏們也各有收獲,其中周娓的收獲最多。

  祝纓不動聲色地道:“凡有記号的,都登記吧。”

  吏們零星找到的有記号的東西,她都給登記了,算作是大理寺的拾遺補漏。另外找到的幾頁殘紙,她準備交給鄭熹處理。這筆金銀,還是照老規矩來——鄭熹有,她也得刮一層油水,再給大家分一點。

  她現在太需要錢了!

  等都查完了,再拿了圖紙來,将幾處危房的地點給标出來,再簡單列個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連老鼠洞、狗洞都給注明了,好交給相關匠人。祝纓道:“好了,回去吧。”

  回到大理寺,金銀器皿造冊上交,剩下的錢就地分一分。鄭熹拿到那幾頁“證據”笑道:“現在也沒什麼用了。”扯碎扔到水盛裡浸爛了。

  祝纓道:“那也不能留在外面。”

  鄭熹笑道:“不錯。你不去道賀嗎?”

  祝纓道:“我要不去反而不合情理了。”

  “去吧。”鄭熹大方地說。

  祝纓看他的樣子,既不像是要娶新媳婦兒那樣的喜悅,也不像之前是有心事一樣的沉悶,心道:那就是婚事有門兒了?

  近來段嬰在京城的名聲是可是越來越響了。他能進京、敢進京,自有其所長。長得好看、出身不賴,尤其是才華橫溢,有關他的事迹,祝纓現在想不知道都難。與祝纓之“大管事”不同,段嬰是個“大才子”,在才華方面,他得是個全才。

  從他個人,人們又談到了他的家族。當年段家也是為皇帝登基立下功勞的,而祝纓估計,當然段家犯的錯也當在皇帝能夠容忍的範圍之内。不能容忍的,是當年馮侍郎背的、前兩年龔劼犯的那種罪名。

  段嬰的這番亮相都沒能讓鄭熹更加不悅,可見鄭熹的好事也不會太遠了。祝纓得把賀禮檢查好了以便随時能奉上。

  也不知道呆會兒去了京兆府能不能遇到劉松年,如果遇到了怕不是要代鄭七挨罵?!

  祝纓看在剛才又占了錢的便宜的份兒上,忍了!

  她回到自己的案上,簡單畫了幅府邸的草圖,圈了要注意的地方,卷成個紙卷兒拿到了京兆府。

  從皇城出來,曹昌問道:“三郎,王大人不做京兆要做宰相了嗎?”

  “對。咱們這就去京兆府給他道喜去。”

  曹昌的臉拉了下來:“啊?!那他以後不管京城了?那……誰管?”最後兩個字他問得極輕,帶着一種極大的擔憂與一絲絲的期冀。

  祝纓道:“不知道。”

  曹昌吸了口涼氣:“他要不管咱們了,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呀?”

  以後,可不一定就能遇到這樣好的大人了!京兆尹略松一松,權貴就能上天!連祝纓這樣的人都得小心一點,哪怕她是個官。權貴們嚣張的時候,能當街鞭打官員。其他人就更不在話下了。

  曹昌默默地跟着祝纓,默默地在府門外等候。

  新的京兆尹還沒任命,王雲鶴也不急着搬出,還在收拾着。府中王雲鶴的仆人們都是喜氣洋洋,官員差役強顔歡笑。

  祝纓拿着卷紙過來道賀,王雲鶴道:“你也湊這個熱鬧麼?以後是會常見的。”

  祝纓沒看到劉松年,心道,好,不用挨罵了。将紙卷展開了,道:“宅邸本來是大理寺封存的,今天晚生去啟封了,又重新看了看,這裡有幾處是晚生的淺見,覺得有點危險,您搬進去了千萬再查看一下,要是匠人們沒有修好,您就自己費點勁再修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