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10頁)

  裴清道:“不錯,此案駭人聽聞,不能叫嫌犯跑了!我先調檔驗個筆迹。”

  裴清先調檔,當地也有些稍大的案子要大理寺複核,上面的印鑒是真的,筆迹也是數年如一日。

  裴清道:“要麼一開始就是假的,要麼人一直就沒有換過。難道是路上出的事?大人,倒不如打草驚蛇,我想親自去田府拜訪一下。”

  鄭熹道:“那可要安排好人手,盯緊田家。”

  “先叫蘇匡預備着,一旦确認,我就請旨派他出京辦案。”

  “好。”

  鄭熹就在大理寺裡等着,裴清點了人盯着田府的各個門,告訴他們:“從我進去之後,看到這府裡出來的人,都給我盯住了。”

  …………——

  事情卻沒有他們想象得那麼複雜,或者說,比他們想象得更複雜。

  裴清帶人往田府遞了拜帖,田府不算小,卻又有些空曠,仆人也不多。

  田罴的妻子很驚訝:“咱們家跟大理寺有什麼往來麼?”她丈夫又不在家,兒子因父親官位的原因,現在正在給鄭熹的大舅子嶽桓當學生,上學沒在家。

  她不得不親自出面接待了裴清。

  裴清看着田罴的妻子,很正室的樣子,不像個歹人。她已經不年輕了,鬓邊夾着點銀絲。

  兩人見了面,裴清先說明了來意,道:“大理寺核舊案,田兄轄下有點事兒,想向娘子請教。”

  “啊?這……他從不與我們說起這些事呀!我們如何得知?”

  裴清道:“田兄可有書信寄回家?”

  田罴的妻子道:“那倒是有。”

  “還請暫借一觀。我寫個條子,大理寺用完就歸還。”

  “這……”田罴的妻子很是猶豫,道,“我婦人家,并不曉事,識字也不多,信都是小兒收的,他還沒在家。”

  裴清笑道:“大理寺去國子監請一個人出來,我倒沒有什麼,隻怕令郎會惹人非議。我,不太想等。”

  田罴的妻子猶豫了一下,道:“您、您稍等,我去找找。”

  她親自回房去取信,一邊拿信一邊對丫環說:“快!叫你哥哥去找大郎回來!就說大理寺有事來了咱們家,讓他打聽打聽消息。”

  她自己拿了信去給裴清,裴清接了,禮貌地道謝,忽然不經意地問道:“田兄先是在吏部,又求了個好地方外任,家裡收益如何?”

  “他犯事了?他不應該貪墨呀!雖然這兩年都往家裡捎了些錢米,也都是他的俸祿呀!并不敢犯國法。”

  “莫驚莫怕,我不過随口一問。是覺得府上太清貧了。”

  田罴的妻子苦笑一聲:“兒女都是債,女兒尤其是。七個女兒,都要嫁妝呀。”

  裴清跟着歎了一回,拿着信回了大理寺,與案卷一對比,發現字迹也是一樣的。他不死心,又仔細看了一下日期,發現都是到任之後的。信都很短,不過幾個字。要麼是平安,要麼是好好讀書。一封信從不超過十個字。

  不對勁!

  那邊,田家去找兒子的仆人也被按住了,裴清把田家兒子給請到了大理寺。這小子還不到二十歲,進了大理寺就懵了,一問三不知。

  鄭、裴二人一合計,行文給吏部,調田罴經手過的案卷來對比字迹。他在吏部處理的公文,總得是親手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