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一人就說:“正是給他的,才要着緊些。哎,仔細你在這裡偷懶,他在那裡掐指一算給算着了。”
“這麼靈嗎?”
“沒聽說嗎?有個小孩兒叫人給綁了,他掐指一算,算出來是仆人幹的,小孩兒就在家裡……”
小黑丫頭偷笑了兩聲,低聲對小江說:“在京的時候,不是說祝大人巧妙安排,派了手下的能人飛天入地探聽到的嗎?”
小江道:“噓,聽他們怎麼編。”
那邊又不編故事了,說起陳萌升職了,有人羨慕他有個好爹,又有人為祝纓打抱不平,說她幹了這麼多的事兒,末了,宰相兒子升官兒了,她還得去三千裡外。“這人的命啊,可真是!能幹不如有個好爹!”
又有人說:“你不知道,他與陳相是同鄉呢。聽說,他離京的時候陳相帶着同鄉們去送行的。這些大人物們的事情,咱們就别猜啦。”
“同鄉?以前沒怎麼聽說過呀。”
“害!他們的事兒怎麼會告訴你?”
小江聽着漸漸入神,晚上跟小黑丫頭回到了房裡,她說:“小丫,我知道我們要去哪兒了。”
“哪兒呀?!”小黑丫頭興奮地問,這孩子隻有十幾歲,正在活潑好奇的時候。
小江道:“咱們去陳相的家鄉,看上一看。”
“是去那個人的家鄉吧?”說完縮着脖子等小江生氣。
哪知小江不在意她的調侃,反而說:“我差一點兒就在那裡生長了。以前錯過了,現在我自己能做主了就要去看一看。”
“好!看就看!”小黑丫頭剛才說錯了話,現在馬上附和。
“睡吧。”
“哎!”
…………——
祝纓并不知道有人因為偶然聽到了幾句話,就決定先到她老家看看。她正在處理一些與商隊有關的事務。
商隊跟着她走,也是講究個日子的,前面幾百裡走得順風順水的,在此地卻遲滞多日。商人買賣上盈利虧損的事,并不因朝廷發生了什麼就會有所改變。到得晚了,沒趕上時令,賣的東西就有可能掉價,想采買的東西可能就沒了。
祝纓将商人召集起來,願意繼續等着跟她上路的就先留下。不願意的,她就退還一部分他們給她的費用,再為他們尋找路過的官員捎他們一程。祝纓現在就住在驿站裡,也不去府衙裡住,過往的官員也都要過驿站。得到消息的人都會拜訪一下她。
有的是為了看看揭破大案的人是什麼樣的,有的是禮節性的拜訪,也有人想“就見一面,叫他記着我的臉也沒什麼不好”。
倒容易再找人。
商人們也有不着急的,就留下,也有想走的,大部分不想向祝纓索要已然交給她的錢。祝纓卻按照路程,一一與他們結清。
辦完這些事,随行的商隊走了兩支。祝纓終于等來了陳萌。
陳萌被升得很突然,他須得把自己手上的公務都處理了,再将賬目、縣中的倉儲之類都點完,與留守的主簿辦了個交割,然後才是收拾行李過來。
他已知了些案情,所以沒有直接入城進住府衙而是先到了驿站來見祝纓。
兩人距上次見面也就一個月左右,已然物是人非。
祝纓聽說陳萌到了,跑出來迎接,陳萌跳下馬來,一聲“三郎”包含了無限的感慨。
祝纓道:“大公子,怎麼不去衙裡?那邊房子已經修好了。”
“哦!唉,你辦事總是那麼的讓人省心。不過我呀,還是先過來與你見個面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