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内心也是很憂慮的,在京城的時候,祝纓是何等的進退自如?大理寺那樣的地方,與種種大案、各路權貴打交道,祝纓都能應付得很好。不過數年,在京城家都安下了。可是到了這個遙遠的福祿縣,祝纓一連這些天都沒個動靜。
她端了一壺涼茶送到了祝纓的房裡,祝纓正在竹案前看書,擡頭道:“擔心我?”
花姐笑笑:“有一點兒,擔心你心裡的事兒太多,又不肯說出來。”
祝纓道:“是有一些。”
花姐道:“飯也要一口一口的吃,無論你有什麼念頭,也别都一下子就想都做好。我想無論是王大人又或者是旁的什麼人,起初做事的時候,也不是一句話就所有人都聽從的。”
祝纓道:“是你自己說的,還是爹娘叫你來說的?他們這兩天總在外面繞着,又不肯進來對我講。”
“都有。”
祝纓道:“你對他們講,我正在琢磨事兒,不礙的。”
“好。”
“再等等,我再看看,才好動手。”
花姐道:“你想好了?”
祝纓微笑道:“一點點。”
花姐道:“你要怎麼管呢?”
祝纓笑道:“當然是先理賬!不然我帶祁泰來是幹什麼的?這些日子,我都在外面逛,先叫祁泰看賬呢。我……”
她想說下去,外面小吳一頭汗地跑了過來,說:“大人。刺史大人派了人來,召您去刺史府!”
祝纓與花姐對望了一眼,花姐輕手輕腳地退到了後衙,祝纓道:“人呢?請過來。”
第129章
開會
刺史府派過來的人官話講得很溜,小吳與他交談時隻覺得身心都是一陣的暢快。口氣也親呢了起來,問道:“兄弟,怎麼稱呼?”
“魯,魯二。”
“魯二哥,請。”
魯二汗濕了衣服,他在門外整了整衣襟,端端正正進來給祝纓行禮。祝纓見他三十來歲年紀,人也整齊,先說:“一路辛苦。”再問他過來是為了什麼事。
魯二道:“刺史大人說,祝大人初來或許不清楚一些慣例。我們大人并非隻在州府裡高卧,也時常出來巡察。又定例,凡本州縣令每半年要往刺史府去叙一回職。今年過去快半年了,各縣縣令該着時候到刺史府去了。所以特意命小的過來知會祝大人一聲,以後祝大人自己算好日子,不要誤了時辰。”
祝纓聽到“刺史大人說”的時候明顯地将身體拔了一拔,坐直了。等魯二說完話,她才顯出一點放松的樣子來,道:“刺史大人果然思慮周全,州府之繁華自有原因。”
正事說完,她才對魯二道:“你遠道而來着實受累,且先去歇一歇喝口茶用個便飯。天已不早了,今天就在這裡歇下,明天再回去也不遲。”
魯二道:“小人份内的事,當不得大人誇獎,小人告退。”
小吳追上去說:“魯二哥,這邊請。”
曹昌上前執壺給祝纓斟了一杯涼茶,低聲問道:“三郎,要收拾行李麼?今天都六月二十五了。”
祝纓不是最早出京的那一批人,路上還因為案子又耽擱了許久,再回趟老家。後來緊趕慢趕的赴任,現在福祿縣又遊蕩了小半個月,眼瞅今年就過去了一半兒。
祝纓捏起茶盅說:“當然。”
半年一會,掐準了日子就是六月三十日,州城到福祿縣有幾百裡的路程,如果不想疾馳狼狽,她明天就得動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