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頁)

  連年節禮都不收、都要等值回禮的,常要被人側目。“懂事”的下屬們也常會早早地準備好禮物,得貴重一點的。福祿縣的官紳也不例外。

  祝纓這裡,才翻兩頁縣志,那邊關丞送禮來了。寫兩行來年的規劃,莫主簿又來。不辦公務看看邸報上的新消息,顧翁家來送禮。邸報不看了,翻兩頁閑書,趙翁家又來了。

  他們不止自己過來,還會帶着家中的子侄。有人的子侄是在縣學上學的,皆以學生自居。顧翁還請祝纓收了他孫子顧同當學生。

  祝纓道:“我可是明法科出身,選老師可得慎重,不能耽誤了他。”

  顧家祖孫不再苦苦要求入門當學生,肚裡卻吃驚:明法科麼?

  縣學裡各科也都開,但是福祿縣這個“文氣”過于稀薄,正經的經史都教得不怎麼樣更不要提明法科了。顧家祖孫在福祿縣看到的“明法科”與事實上的明法科差别還挺大。如果讓王雲鶴說,合格的明法科,祝纓得把《春秋》也背下來。但是在福祿縣,明法科可能連律法都不全。

  這人哪裡像是個明法科的樣子麼!

  顧同更是不敢置信,縣令是要視察學校的。縣學也樂得讓縣令給學生講個課,祝纓當時也沒拒絕。以顧同的感受來看,祝纓的水平比他們博士、助教都高。

  顧同有點小尴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顧翁卻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知京師又是何等氣象了!”一句話強把話題轉了過去,與祝纓說了幾句對帝都的向往才告辭。

  顧翁之外,連雷保父子都登門了。祝纓待他們與别的士紳也沒有什麼區别,雷保心中滋味難辨。當衆挨打是丢了臉,但是之後沒有趕盡殺絕還總帶着他,也沒再下手整治他。恨呢,又不敢,感激,實在說不上!報負?又不知從何談起。

  祝纓這兒穩如泰山,雷保如坐針氈,恭恭敬敬說幾句官樣文章就跟兒子一道走了。

  到趙沣帶着兒子過來送禮的時候,祝纓徹底放棄了,把書一扔:“好吧好吧,我不幹别的了。”

  小吳笑道:“您這一年到頭的,也是該松快松快了。”

  祝纓道:“我這一年也沒覺得累啊。”

  小吳心道:那是您。

  别人放到祝纓這個位置上,光愁就能愁死,她還活蹦亂跳的給人添着堵呢。

  祝纓整了整衣襟,等着趙沣來拜見,卻見來的隻有兩父子。祝纓不動聲色,跟趙沣寒暄幾句,也不提趙娘子。倒是趙沣先提了,說自己的妻子“沖動冒失”,當街捆了人給縣衙送來十分失禮,應該是先報官的。

  祝纓道:“娘子是熱心腸,且也沒有代官府斷案,有什麼好計較的?”

  趙沣忙說:“那是不敢的!”

  “诶?”

  趙沣趕緊補充了一句:“哪個膽大包天敢越權呢?”

  祝纓道:“那是,至少咱們福祿縣都很好。”又問趙沣覺得縣城怎麼樣,有沒有覺得哪裡還有改進的地方。且說自己是新任的縣令,還不太了解情況,希望“父老”們能夠知無不言,多多幫助她把這地方搞好。

  趙沣道:“不瞞大人說,我等草民好些年沒見着過縣令啦,您又如此體恤,我們哪有什麼好挑剔的?”

  兩人你來我往,都說得滴水不漏,祝纓并不向他問那個侄女兒的事兒,趙沣也不向祝纓提及那個姑娘。寒暄數語,祝纓對趙蘇說:“放假了就玩兒,别玩過頭了就行。”

  趙蘇也恭敬地說:“是。”

  祝纓道:“你這官話說得不錯了。”

  趙蘇道:“偶遇到江娘子,教導了一些,委實有用。”

  祝纓問道:“你的同學們,學得如何?”

  趙蘇猶豫了一下,道:“呃,在本縣算好的。”

  祝纓微笑了一下。趙蘇又趁機向祝纓借幾本書籍:“本縣書籍原也不多,家父家祖雖搜羅了一些,也難與書香世家相比。雖有心往州、府去尋覓,苦無門路,縱拿着錢去也不知道該買什麼樣的書。還望大人能賜幾本書籍,晚生回去抄錄,必按時歸還,不敢有污損之處。”

  祝纓問道:“想看什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