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7頁)

  祝纓道:“給你另一個差使!”

  高閃登時來了精神:“必不辱命!”

  祝纓道:“你沒事兒就給我四處蹓跶去,看到誰打老婆,拿到衙前剝了衣服打他二十大闆。”

  “是!”

  “行了,去吧。”

  “是。”

  從此,縣衙前三不五時就有人嚎叫。

  小江和花姐知道之後都笑出了聲,小江隻覺得快意,花姐笑完又有點擔心。這天,吃過晚飯花姐尋祝纓:“你叫司法佐打人了?”

  “我讓他們吃飽了,不是讓他們更有力氣打老婆的。誰打老婆,我就打他,他老婆打不過他,我打得過。”

  花姐道:“你别賭氣。這事兒幹得痛快,幹完了要怎麼跟百姓講?”

  “我為什麼要解釋?幹完了,自然會有人給我找個光明正大的由頭!”祝纓無所謂地說,“我眼裡見不得打老婆的男人。我這可是在救他們的命呢。”

  花姐徹底放心了,一直笑個不停。

第147章

蘇媛

  春耕結束了,祝纓要做的事情還有許多。

  其一是要歸還耕牛,她這兒有許多牛馬都是從阿蘇家老洞主那裡租來的,當時講的是租,現在就得還,從老洞主那裡把押金再拿回來。

  其二是南府轉發文過來,說府學那裡有名額,福祿縣如果有好苗子也可以送到府學來培養。此時官學的名額有限,府學并不給每個縣各分多少名額,而是一總考核取前幾名。這是個大事兒。

  其三是流人營的規劃已然完成,需要着手開始建設了。如果流放的犯人多,還能讓他們自己來建,攏共二十來号人,又各兼着差使,幹不過來,還得起碼再征百來人的徭役。

  其四是她想了很久的橘子,也得開始動手了,不能總是想着。

  此外又有已經在執行的識字碑等事。

  祝纓攏了一下手上的事,千頭萬緒,不能等着一件幹完了再幹另一件,得安排好時間。

  流人營所需的石材差不多了,就下令再征一百人到城郊建房子。因為流放到了福祿縣的都是重犯,将他們與普通百姓雜居不太安全,如果是個犯官,又時常會拖家帶口,縣城又小,所以很早之前的規劃是将流人營放在城郊的。既方便調用,又不讓他們在縣城内危害治安。

  以前流放的犯人不算特别少,俨然是個小村鎮的樣子。祝纓攏了一百來号人,命他們先清理舊址上的廢棄物。将還能用的材料都攏起來,也好省了再去攢材料的功夫。即便如此,類還是不夠——幾年功夫,能用的料都被人搜羅走了。

  祝纓便還依之前征發石匠之法,再征集一些木工來。

  有了征發石匠的經驗,縣衙再次征發木工的時候就熟練得多了,不幾天,人就到得差不多了。先是伐木。縣衙手上有山頭,這些木工第一要做的是伐木。能用的用,需要用晾幹的木材的部分,就用伐下來的新木與積有闆材的士紳、商家置換。

  派了另一個司法佐帶了兩個衙役監督工程,這項工程她就可以暫時放下了,隻要在辦其他事務的中間抽個空過來檢查幾回,最後再驗收即可。

  安排完這些,祝纓又命人将鄉紳們再來請來縣衙。

  鄉紳們想的是賺錢的人,人人都說有田有地才是根本,但人人都不會拒絕錢财,他們以為祝纓是要與他們說橘子的事了,眼下還不到橘子收獲的時候,不過前期的準備還是要的,不能事到臨頭再争份額不是?

  鄉紳們各有盤算,預備要争上一争的。顧翁等人到了縣衙,看到趙蘇也在,心道:奸滑小子。

  趙蘇面不改色,他被叫來是因為他親爹趙沣并不在縣裡,仍然居住在西鄉主持家業。他既是縣學的學生又是祝纓的義子,就住在縣城裡代表自己父親。除了他,也有幾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亦位列其中,其中還有兩個是趙蘇的縣學同學,他們的情況與趙蘇差不多,都是家裡派過來住到縣城的。

  一群老少聚齊了,祝纓也從後面轉了出來。他們一齊行禮,趙蘇在正式行禮時口稱“大人”并不叫“義父”,這一點上他是很有分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