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6頁)

  說話間到了小花廳,兩人坐下,上了茶,洞主喝了一口,說:“比我的茶味道好,可我的茶種得不比别人的差。”

  “炒制的原因。”

  “是呢,不會弄,好東西都糟蹋了。”阿蘇洞主感慨一句,很快切入了正題,“喝酒閑人太多,還是與縣令直說了方便——咱們幾次交易都還算不錯吧?”

  “當然。”祝纓心中已有了猜測,幾次?是想經常嗎?

  “這樣也太麻煩了,你城裡的市集就很好。”

  “洞主是說設一個專供交易的市集?”

  阿蘇洞主點頭:“對。以前就幾個小商人來回的跑,想要這個也沒有,那個也沒有。”

  “趙沣不好嗎?”

  阿蘇洞主沒有否認趙沣也做過中人的活計,道:“好,還不夠。”有許多朝廷嚴令禁止的交易比如鹽鐵,本地也不産,趙沣想交易都得再中轉倒手,他做不來。因為前前前前任知府幹的破事以及互相劫掠,山上山下互相之間也沒太多的信任,這都不是趙沣一個當地的地主能夠解決的。且阿蘇洞主又另有盤算,是必得與官府打交道的。

  “我要好好想想,哪怕我答應了,也需要好好安排。”

  “好!我多住幾天,等縣令的消息。能等得到嗎?”

  “可以。”

第151章

盤算

  送走阿蘇洞主,祝纓的行程并沒有受到影響,她依舊去田裡看了一回。單八等人都在,請來的本縣老農趙老翁卻不見了人影。

  單八等人正坐在地頭閑聊,看到她都站起來:“大人。”

  “趙老翁呢?”

  單六道:“他老人家可忙,得進縣逛逛喝茶哩。”說話就被單八在背後捅了一指。

  祝纓失笑,與他們聊了一會兒。這片地裡的莊稼長得有好有差,單八道:“有些還不合适。”

  這個話題他們讨論過幾次了,本地多少年的經驗,水稻是最合适的主糧,一切其他作物都不能同水稻的種植沖突。一共就這麼多的耕地,同一段時間就隻能種一種作物。最好的土地和灌溉隻能留給水稻,其他的作物要麼揀水稻剩下的時間,要麼揀水稻不用的地。

  祝纓希望能夠一年種兩次莊稼,這樣就能收獲兩次。這也不是她的獨創,之前也聽說過有的地方種成過,但是道聽途說以及别人的經驗是不能完全照搬的。所謂“橘生淮南”,是先人早就知道的事實,北方的作物到了南方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就這麼一塊地,想種兩茬就得卡準了時間,而南北氣候的差異讓這個時間無法照搬,隻能憑“南方熱些早播種”之類推算之後試種。

  祝纓道:“所以才要試種。”

  單八道:“小人們一定好好幹!”

  正說話間,趙老翁也小跑着來了,他這些日子住在縣衙吃得好住得好人胖了一圈,白天到田裡轉一圈看看沒事兒就往縣城逛逛、看看新鮮,聽說祝纓到田裡了,趕緊一路小跑趕了過來,跑得滿頭的汗。見到祝纓,趕緊表白自己:“大人來了?小人去看了一回果樹。”

  祝纓自己試種的桔樹就與這片田相連,桔樹苗還沒蹿得有多高壯,不足以擋住一個大活人。祝纓也不戳破,隻問:“如何?”

  他的年紀很大了,經驗十足,張口就來:“還行還行,頭一年是結不了果的,總要種個三五年才能穩哩。隻要結果的時候遇不上霜凍就成!咱們這兒好地方,尋常也沒個霜凍。”

  祝纓道:“你們忙吧。”

  她回到縣衙,将今年見到的明顯不太适合本地種的品種标記出來,明年就從合适的種的裡面再擇優而選。還是那句話,就這麼多的地,也就隻有這麼多的人種地開荒,隻能選最優的一兩樣來種。

  記錄完了,又寫了一封準備發往京城的信。阿蘇洞主要開“榷場”的事兒還是得向朝廷報備一下的,自己的私信不蹭個公文難道要自己單派人送?與阿蘇洞主議事且得耗些日子,她做事喜歡做預案,想拿出個差不多的方案供朝廷審核,她可以在這些日子裡捎帶手一天寫一封信,最後攢個大包一道送走。

  現在要寫的是給左丞的信,問候一下他的現狀。左丞上次來信抱怨,說蘇匡又跟自己掰腕子了,裴少卿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竟把蘇匡也提撥了起來跟自己打擂台。祝纓同時還收到了胡琏的信——他們也是攢一大包蹭驿路,信上說了左丞沒有說的另一件事,胡琏也在抱怨,說左丞辦事不如祝纓辦事周到利落,譬如該發的東西,在祝纓手裡就發了,到他這裡就要拖延,下面都議論左丞是不是扣了放貸吃利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