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頁)

  他又說了橘子的事兒,福祿縣的橘子過年一波整體算虧的,但是拉長了線看,過了三月之後,别地保存下來的橘子就不多了,唯有福祿縣因為是縣衙牽的頭、建的倉,又一直維護,所剩存量頗多。各處同鄉會館慢慢發售一些,刨去了人工成本之外又小賺了筆。總體算來,這頭一年虧得很少。

  來年局面打開了,應該就能賺錢了,至少得是個不虧不賺。趙蘇道:“以兒的經驗,這算很順利了。全因有義父在背後支持。”

  福祿縣的鄉紳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如此的乖順。别的地方難道就沒有橘子?能快速鋪開就是仗着官府給統籌,又給行方便。否則光各家協調就很麻煩,現在祝纓發話了,壞人都由她來做,别人照辦就行。

  祝纓問道:“一個反對的都沒有?也沒有嫉妒别人想壞事兒的?”

  趙蘇笑道:“也有連嫉妒都不用,就是見不得别人好的。都叫底下的人按下了,送不到您跟兒。也有偷砍别人橘樹的,也有往人樹根上澆開水的……啧!逮着了一頓打呗。”

  祝纓道:“原來如此。你的事兒,好好想一想。”

  趙蘇道:“我想上京!”他的眼中有兩簇小火苗。

  祝纓道:“那你要答應我,五年之内,京城裡有任何事你都隻能看着、聽着,不能說、不能參與。仔細看,仔仔細細地聽,看清裡面的門道。京城是個大磨盤,貿然下場會被碾得粉碎的。

  機會越多、危險越大。你讀的史書裡前朝權貴們當街殺人、鞭鞑官員的事,現在也會真實發生的。在福祿縣,你是鄉紳之子,縣衙裡能有一張座椅,到了京城,你就與所有偏僻縣城出去的年輕人一樣了。是另一種……不是鄙視,是無視。”

  趙蘇一凜:“兒明白,兒不怕。”

  “把你父母也請過來吧,要送你走,他們也是該知道的。再先告訴他們,我要安排種宿麥的事了,你要走了,這事兒就得你父親親自過來。”

  “是。”

  …………

  祝纓将縣衙積累的公務看完,第三天,先打發了押糧官回程。

  押糧官等人住了兩天,再不想多住了。他們語言也不通,可恨這裡的人還要嘲笑他們:“京城來的連官話也聽不懂的嗎?”

  你們說的那是官話嗎?!

  天氣也果然如祝纓所說是很濕熱的,蚊蟲還挺多。這還是縣城呢,别的地方更不敢想了,煙瘴之地名不虛傳。他們往廟裡領了些施的湯藥、涼茶,喝了幾劑才感覺好了一點。

  特産麼,隻有保存得不錯的橘子算是比較稀罕的,這會兒已經沒什麼橘子了。十文一個,貴是挺貴的,但是稀罕,京城現在如果有橘子隻會更貴。他稱了二斤。

  再就是一些隻好在本地吃的水果,手下有個傻子連吃了兩把荔枝,給自己還吃上火了!

  押糧官決定:走!

  祝纓送了他幾貫盤費,将人給好好送走。

  趙沣一到,她就将鄉紳們請到了縣衙,與他們商議種宿麥的事兒。水稻快到收獲季了,收完水稻略一歇,就該犁一犁地,種麥子了。

  之所以先召集鄉紳,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田地,又自帶耕牛,本身就比較會安排耕種收獲的事宜。試種期間種田已夠耗神的了,讓她再組織小戶散戶、再給他們借耕牛,也是不太現實的。更重要的是,這些人虧得起。普通農夫忙一季之後回收種子就得上吊,鄉紳扛得住、賭得起。

  祝纓召來所有的鄉紳,道:“今年我種的麥子你們都看見了吧?”

  鄉紳們不知道她打算借他們來蹚河試水,都躍躍欲試:“是!大人隻管說,怎麼種!”

  祝纓說:“麥種我出,有收獲後,你們隻須還我麥種,其他的都歸你們。”

  鄉紳們都笑了,公廨田的産出他們都是看見的,多一季的收益,妙啊!

  祝纓道:“我向朝廷陳情,五年之内,還照原來的租稅收糧,五年之後,宿麥種成了,再加收三成的糧稅,如何?”

  鄉紳們更高興了,麥子的産量他們也有估算,全年産糧不能說翻番吧,至少也能多個六成。剩下的就是白得了。

  祝纓道:“且慢高興,還有些事要講清了。”

  祝纓一條一條地說了自己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