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1頁)

  珍珠這東西一般人也不大消費,能用的都是小有資産的人,它再貴也不耽誤百姓吃飯。所以這價格真就見風漲也沒人管的。

  因為異形珠的價格極不穩定,帶着走盤珠的價格也跟着不穩定了起來,反正是都不太便宜。隻有個頭小些的圓珠子目前的價格比去年要降了一點。

  祝纓估計了一下自己手上的錢,什麼百八十斤的是别想了!

  她不動聲色地說:“我要磨粉的,也不用細挑,先随便買點兒吧。小個兒的圓珠給我來一些,要個頭差不多的。”

  商人笑道:“使得!”一邊給她稱珠子、揀珠子,一邊說,“官人實在人,又識貨的老主顧,小人也不算你高價,這幾顆算是小人送您的。今年小人算是年景好,一樣的貨,利更厚些,真要多謝京裡的匠人,還能想到這樣嵌珠寶的法子哩!”

  祝纓道:“是哈。”

  主仆二人提着小袋子的珍珠回到了驿館,小吳低聲說:“也不知道是誰……”

  祝纓看了他一眼,小吳恍然:“不會就是您去年弄的……”

  意識到可能戳了上司的痛處,他垂下了腦袋,跟隻雨打了的鹌鹑似的不再說話。

  祝纓心道,算了,我還是種地去吧,不過圓珠買得倒是劃算了,正好送嶽夫人生孩子。這一次的禮物又有着落了!

  珍珠囤貨不成,祝纓也不難過,到了六月三十這一天她還照舊去刺史府彙報。今年大家看她的眼神又有點不同,從禦史台全身而退,還獻麥了!還有绯衣!

  魯刺史面前,大家不敢拿她的绯衣說事,心裡卻是有些佩服的。等她彙報完了,大家也不好明着誇她,隻有魯刺史誇贊了她兩句。又說她“不驕不躁,願為百姓福祉留任福祿縣。”讓其他人也要向她學習,不看自己仕途,卻是真正的心系百姓。

  衆官也一陣含糊地附和,許多人想的是:不,我還想升官,還想去繁華的地方。他幹這個是有回報的,咱們不是。

  鄰縣的縣令不知道是不是傻,道:“你種得好些,也給我些麥種,如何?”

  祝纓道:“好。”

  苗縣令咳嗽一聲,道:“二位這些事情不如私下細細的商讨,反正你們離得近麼。”

  鄰縣的王縣令道:“苗兄說的是!祝兄,等會兒我找你去!”

  祝纓道:“好。”

  等所有人都彙報完了上半年開始說下半年計劃,祝纓的計劃就是再種個宿麥,也不提橘子的事兒。

  魯刺史以前喜歡開會,現在開會開得挺鬧心,又忍不住還想開。将其他人挨個點評一遍,再說祝纓給駐軍發錢的事辦的不太好:“以後行事要慎重。”就讓散會了。

  王縣令與祝纓一同離開,苗縣令留了下來,陪着小心對魯刺史道:“大人,這種麥推廣的事兒,一個縣也不能叫廣呀!您是不是得将這事兒管起來?不然得多少年才能幹成呢?”

  魯刺史涼涼地看着他,苗縣令道:“下官的一點淺見。本地以往也不見種麥,可見本地是不太适宜的。他偶然種成了,貿然推廣恐怕也難,或許本地就不宜栽種呢?還得您來主持大局。”

  魯刺史沒好氣地說:“他奏請連任了!多少年能幹成?那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他能把我送走!”

  苗縣令輕輕籲了口氣:“是個厲害的角色呀,肯在福祿縣一幹六年不怕回不去。”

  魯刺史心情本就不好,說:“你也回去吧!”他心裡又把祝纓給記了一筆,這小兔崽子,怪惡心人的。

  惡心人的小兔崽子跟王縣令協商,隻要上頭一開始推廣,王縣令那兒她派人去教授種麥子。王縣令滿意地離開了:“你可快着些呀!我還等着呢!”誰不想多有些糧食呢?

  祝纓道:“好。”

  王縣令道:“哎,你跟刺史大人怎麼回事兒?可不能再犟下去了啊,他是刺史,随便給你個小鞋就好了。就說種麥,也得人家不給你使絆子呀。”

  祝纓道:“我前幾天好好跟大人道謝了呢,他也沒生氣。”

  “那就好!”王縣令這回真的離開了。

第1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