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8頁)

  他們一番争執又引了些人過來,最後将裡正也招了來。裡正将他讓到自己家裡,半村的人都在裡正家牆頭上趴着看熱鬧。

  項樂借由講價的機會問村長:“你們有多少橘子?味道是甜是酸?得給我看一看橘樹,我看看數目、認一認品種。要是量多味道又好,我就與你高價,要是量少又酸,那我可不要。”

  他們一同去看橘樹,這村子的橘樹并不算多,項樂行商的瘾犯了,同村長壓價、講價,說:“你要識得别的村有橘樹的,你們一起也算你量大。我看你這村子也不大,地也不多的,你們這兒誰家地最多?”

  村長笑了:“我們這兒地最多的人,可不搭理你!他家地可多!”

  項樂問道:“是什麼人家?”

  “黃家。”

  項樂借機問道:“當家人好說話不?”

  村長笑得更怪了:“好說話好說話,你要跟剛才那麼說半天還不痛快答應他的價,他腿給你打折。嘿嘿。”

  項樂道:“脾氣這麼不好的麼?我聽說,越有錢的人脾氣越不好,他家業有多大呀?”

  村長心道:告訴你又怎的?你道黃十二郎這麼好說話的?為多賺點錢去招惹他?

  想到這裡,他又心生出點憐憫,告誡項樂:“那人可不好惹。你别把身家折進去。”

  “怎麼說?”

  村長道:“去年我們也聽說了,福祿的橘子賣得高,能賣到五文一個!咱們也拿自己的橘子說是福祿的出去賣。小郎君也是打的這個主意的吧?”

  “老兄,咱們都一樣。”

  “你剛才說五文一斤是吧?遇到黃十二,他能賣你五文一個,先将你錢袋洗劫個幹淨。你五文一個進,再販運,要賣多少錢一個?能賣得出去麼?聽說他以前幹過這個事,不過賣的不是橘子,是米。”

  項樂心道:咱們上等的橘子往遠一點賣,一個不止五文呢!不過若黃十二郎是這個作派,那這個人确實該打。

  他與村長又打聽了一陣兒黃十二郎,村長道:“你怎麼還認準他了?我說了你别不信,他家有水牢,給你投進去泡到身上長蛆!”

  “你又知道了?”

  “嘿!見過呢。”

  “縣衙不管?沒人告他?”

  “縣衙哪是那麼好進的?狀哪是那麼好告的?”村長說完就閉嘴了,他看項樂年輕,心道,年輕人都好唱反調,再說下去他真個去找黃十二郎,他自己吃虧也還罷了,萬一将我也說出來,說我講過黃十二郎的壞話,我豈不要壞事?

  項樂再問,村長就死活不肯再說黃十二郎一句了。項樂于是不再問黃十二郎,又問村長還有什麼别的土産沒有。東拉西扯一陣,村長也不敢留他住宿,他也想趁天明趕路,很快離開了這個村子。

  他一路上東遊西蕩,也路過了黃家有田地的地方,也路過了不跟縣裡繳稅的村子。無論是項樂還是各地的鄉紳,他們對“隐戶”内心是很能接受的,項樂也不将這個當成自己要查的東西。聽一句“每年給黃大官人繳租子”,問明是哪個黃大官人,如果是黃十二郎家的,他就再多打聽一點。

  童立到思城縣衙去投書求見的時候,項樂還在一個村子裡問黃十二郎是怎麼“斷是非的”。

  當地一個閑漢跟他說:“他老人家平日裡也不過來,都是他的管事給斷,誰是他的親戚、誰給他的錢多,誰就占便宜。上回有個運氣好的,沒給管事的錢,遇着了黃大官人,咬牙去請他主持公道,趕上他心情好,還真給管了。”

  項樂便問如何管,輸赢分明之後怎麼辦。

  閑漢道:“照他說的來呗。也有打嘴巴的,也打闆子的。”

  “都服?”

  “給你捉拿到他那莊子裡,看你服不服!”

  項樂隐隐覺得有點不對勁,問了黃家的莊園的方向,便往莊園那裡去。

  黃家的莊園不在縣城,卻又俨然是思城縣的另一個中心了。莊園内一片繁忙的景象,黃發垂髫,并不能怡然自樂,倒也不“生人勿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