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娘子道:“那遲兩天再動身吧!我派人送信,叫小妹好好準備準備!得大大的慶祝一下!大哥升天之後,阿渾鬧的那個事……”
祝纓道:“好。有個信兒,小妹也不至于等得太心急。”
“咱們都是信得過阿弟的!”趙娘子說得斬釘截鐵。
祝纓道:“正好,我也在這兒再多住兩天,唉,以後可不得常來啦。今晚我請大家到清風樓吃飯。”府城那群鬼,且有得磨呢。
…………
清風樓,祝纓不但将本縣官吏、鄉紳一總請了,順手也把項安、項樂的母親和哥哥也捎帶上了。
她是很滿意這兄妹二人的,現在她到了南府,不知道這二人家裡是否依然支持他們跟随自己。項樂還好,是個男子,項安一個年輕的姑娘,家人如果有有顧忌也是很正常的。但她确實更想留一些女孩子做事。
吃飯的時候她又不說,隻與人們叙些閑話。
到了第二天,換上便服,帶着小黃和項安、項樂去了項家。項家一家都在,項樂拍開門,祝纓就走了進去。
家裡開始還以為隻有兄妹倆帶了朋友回來了,近前一看是祝纓,忙來拜見。祝纓扶起項母道:“不必行此大禮。我是來謝謝你的。他們兩個很好,幫了我很多的忙。”
項母的臉一陣兒紅、一陣兒白的:“大人這麼說,折煞我們了。他們沒犯什麼錯兒吧?”
祝纓道:“他們很好。我是有些離不開他們。不過我如今不在縣裡,他們要是跟我走,你這裡就冷清啦。”
項母道:“不怕的,家裡還有這些人呢!”
項安嗔道:“說得跟我們在家裡顯多餘似的。”
“就你話多!”項母斥道,“大人,她就這樣兒,您多擔待。呃,這個,一個姑娘家,是不是……不合适?”
項安忙說:“娘!您說什麼呢?我挺好的!大人,您别信那個話,很合适的!京城都有女差呢!”
項大郎試探地問祝纓:“大人,您的意思是,還肯要他們麼?”
祝纓是擔心他們不願意讓項安再出來,項大郎母子是擔心祝纓不肯再收留項安了。雖然一個姑娘家放到衙門裡不太好聽,但如果是女差,正經的吏職,于商人家似乎也不壞?
雙方你來我往說了幾句,祝纓看明白了:“那就讓他們跟我走吧。以後我要去了别的地方,再說。”
能去哪裡呢?項家母子一想,總不會是壞地方,馬上答應了。
項母又要張羅收拾兄妹二人的行李,項大郎想了想,打算給弟弟妹妹各帶個仆人。一家人項父死後,重又回到了溫情脈脈。
項家兄妹要跟着祝纓,他們在福祿縣的吏職就要轉到南府去,莫縣丞一點也不介意再空出兩個缺來由他來處理。項家更是喜歡兒女再進一步,雙方都很歡喜。
唯童立童波有些失落,他們是祝纓在福祿縣時一手帶起來的,現在祝纓走了,他們留在這裡了。雖不是必得上府衙當差,他們的家小都在這裡,莫縣丞與祝纓的差别擺在那裡,這讓他們低落了好些天,直到小吳提醒他們:“你們這樣叫莫丞看着了,可不好呀。你們隻好好好幹,受了委屈,難道沒長腿沒長嘴?”二人才打起了精神。
第三天的時候,山上樹兄親自下來迎接祝纓。
他與初見時比多了一些白發,待祝纓也更禮貌尊敬了。見面先跪了下來:“奉洞主之命,來迎接大人。”
祝纓将他扶起來:“不必行此大禮,或許,還有你的好事呢!”
一旁趙娘子也說:“以後還要叫小妹是‘大人’啦!她現在是縣令了!”
祝纓道:“咱們動身吧。”
此時天氣炎熱,張仙姑和祝大不便往偏遠地方去,都留在了縣衙裡收拾東西。祝纓帶着南府的官員,由樹兄與趙娘子前面引導,一行人往寨子裡去。
中途宿在一處小寨,酒食頗豐,由大侄子親自迎來。見面先叫:“義父。”
大侄子看起來稍稍萎頓,祝纓見他臉上沒有生出戾氣來,也放下心來,道:“好。家裡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