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3頁)

  祝纓道:“當然。不會忘了你的。”

  小吳忙說:“還有我呢!還有我呢!對了,還有祁先生他們!項二郎他們也很好,丁貴也是。”

  祝纓道:“我心裡有數。咱們就還穩住,一步一步地來。”

  顧同安心了,道:“老師說一步一步來,步子總比别人又快又穩的。那下一步?”

  祝纓道:“先将府衙之守衛排班、府城之守衛等再梳理一遍。這兩天隻是匆忙之中下令,要長久運轉還是要排定次序才好。你留意一下司功的事兒,哪怕補不了這個司功的職,也要練一練這份本事。以後用得着。”

  “是!老師,我還以為老師要讓我多聽聽有何冤案呢。”

  “那個慢慢留意。雖然要有所長,也不能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懂。”

  “是。其實我也不是很想現在就補這樣的缺,補了就得跟小吳似的了。”顧同笑着說。

  “我怎麼了?”小吳說。

  顧同道:“我給你今晚多加兩道題。”

  小吳的臉皺了起來。

  祝纓點點頭:“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安排完了值表,阿同你與侯五、項樂、項安輪流盯幾天,有什麼漏洞咱們盡早給補上。去州城之前,将這事定下來。司功的舊檔、司法的冤案,可以開始着手了。你給我打下手。”

  “是。”顧同說。

  “小吳,沉下心,學點兒東西以後才能走得遠。”

  “是!”小吳馬上說!又給祝纓端茶遞水。

  祝纓道:“好了,把這兩本明天一早發往京城。”

  “是。”

  顧同又問道:“老師,我還有一事不明。”

  “什麼事?”

  “老師要參荊綱,這個……荊家如今已然受罰。荊綱不過從六品,您這一參,是不是……”

  祝纓道:“那再考你一考,讀史的時候記得先時主官自辟僚屬的事吧?”

  “是。”

  “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呢?現在歸誰管?”

  顧同有點明白,又有點不太明白。祝纓笑笑:“昔時地方官自辟僚屬,必有當地豪強。朝廷為與地方豪強争這一分處置之權耗費了多少心力?也就是日久懈怠、本地可用的人少又講究不起來,真講究的地方,一縣的市令都不能用本縣人。這個要州、府之司功來調度。一個嬌嬌,事兒不大,但是得給他們緊緊皮。”

  顧同恍然。他和小吳都想起了祝纓剛到福祿縣幹的事兒,與大戶關系密切之吏員衙役都換了一批。

  現在小吳、祁泰等人的官職是祝纓薦的,也算是“自辟僚屬”,但他們不是當地人,所以朝廷才能同意。朝廷也願意給赴任的官員一點點這樣的便利,尤其是偏遠、難搞的地方。本來任用本地人做吏職就是難免的了,再任由當地豪強随意安插人,還有朝廷什麼事兒?還有官員什麼事兒?

  “人情在所難免,地方上也不能杜絕親族。明晃晃的買賣職位,被揭出來了還不懲處,當朝廷是死的?”祝纓說。

  敲打。不過祝纓揀了最響的那面鑼敲了而已。

  祝纓道:“好了,去吧。”她接下來還有更多的事情要逐一落實。二人離開之後,她又想了一下,再往計劃上添了幾筆。

  顧同去而複返:“老師,李司法求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