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10頁)

  鄒進賢等人還是不願接受:“敢問大人,即便通了,也可能考不過,是也不是?如此一來,豈不是府學之内尚有濫竽充數者?”

  祝纓淡淡地道:“濫竽充數的荊五已革了去。”

  鄒進賢默了一下,荊五郎确實學問不佳,要說他能自己考進來,鄒進賢也是不信的。他說:“以往,無力争執,因大人與前人不同,學生們才來進言。若大人也是庸碌無為之人,學生們不說便是。”

  祝纓沒有生氣,她走了下來,和氣地問道:“福祿縣,是南府所連嗎?”

  “是。”

  “是朝廷所有嗎?”

  “是。”

  “福祿縣的讀書人,是讀的聖賢書嗎?”

  “是,可是讀不好……”

  祝纓道:“既然是,朝廷就不能放手,不能不管他們。”

  “大人何不選派大儒講學呢?且大人任福祿縣令之後,也是舉辦學校,不是也能有人考進來嗎?”

  學生們都比較信服鄒進賢,聽他說得有道理,且不能理解祝纓所言。“能者上、庸者下”不是麼?他們開始竊竊私語,博士急忙維持秩序。

  祝纓問道:“南府考出去的,又有幾人?你憑本事能考到哪兒?”

  鄒進賢漲紅了臉,他知道自己的學問拿出去或許未必能入更高的學府,國子監的教材他也看過了,趙蘇抄的講義他也看過了。天下能人當然是很多的,學問好的人他服,卻見不得有人偷機取巧的。

  祝纓歎了口氣:“書呆子啊。我以前是福祿縣令,現在又使府學常年分給福祿縣名額,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鄒進賢道:“願聽大人教誨。”

  “你覺得我是循私念舊,還是眼界更大一些,認為南府也是朝廷所轄、南府的學生也應該準備有機會到州城、京城更高的學府見見世面?嗯?”

  “那學生也願意用功考出去。”

  祝纓輕描淡寫地說:“考個屁,不給你們見識一下,你連自己差在哪兒都不知道,你讀的課本都是缺的,拿什麼考?要說自己負笈求學是不是?去京城遊學是不是?你們自己個兒跟蛐蛐兒似的自個兒鬥出個頭名來,那要本地官員幹什麼?要朝廷幹什麼?你自己能幹,也不能絕了别人的路。我與别人之不同,正在此處。”

  鄒進賢還想說什麼,後面同學已經拉住了他。他們都聽明白了祝纓的意思,給福祿縣争名額,不是隻為了福祿縣,而是基于她“衆生平等”的想法,也會為南府學子争取類似更高學府的名額。

  得按住鄒進賢!

  學生們七手八腳又心潮澎湃,博士也有點激動,道:“大人,鄒進賢年輕氣盛,會想明白的。”

  祝纓道:“府學的卷子我看過了,内有幾個狗屁不通的,連我都看不下去!弄明白!”

  博士額上沁出汗來,道:“是。”

  府學生們又是一陣歡呼,内中夾雜着幾個目光遊移的。

  “散了吧。”祝纓說。她确實是要為南府也争取幾個進國子監的固定名額的,不但是南府,她正在構思一個奏本,國子監那麼多門學科,那麼多的學生,一府保有一個,這要求不算過份吧?如果不能具體到府,每州一到二人,餘下的名額再争競,總可以吧?

  高官子弟就可蔭入學中,為了加緊朝廷與各地的聯系,各地給一個名額又怎麼了?給當地人機會參與到全國的事務之中,也是另強聯系的一種方法,不是麼?

  以她在這偏僻地方的經驗,時間久了,語言都不通了!

  顧同在一旁心神激蕩,大聲說:“老師所思所慮,才是謀國之論!”

  祝纓敲敲他的腦袋:“不要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