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6頁)

  老兩口早就準備好了行頭,一看章炯的樣子也都一怔:“司馬生得好氣派!”

  章炯忙謙虛,說祝纓才長得好。張仙姑不想人家提她女兒這個話題,道:“不說她,不說她。”祝大看他像個官樣兒,戒心就升了起來,問道:“司馬是來幹什麼的呀?”

  祝纓道:“是來做司馬的,府衙的事兒他也管,回來我再給爹細說。”

  章炯看這老兩口,說有架子也不太像,說沒架子又有點端着,不大像能養出祝纓這樣兒子的人,也有點犯嘀咕。又想:這家人丁也太單薄了吧?

  張仙姑努力岔開話,說章炯也太客氣了,大老遠的過來還要帶禮物,自己日子怎麼過呢?章炯道:“禮數是不能虧了的。”

  雙方到底說不到一塊兒去,不多時章炯就要告辭。張仙姑苦留他吃飯,章炯與王司功溝通不暢,一時大意留下來嘗了杜大姐的手藝,悔不當初。

  三日一過,章炯就正式到了府衙裡來,他特意吩咐了仆人:“将我的午飯送過來。”

  見祝纓大清早就分派活計,暗想:我所料不差,他果然是勤奮好事之人。

  章炯已做好了坐冷闆凳的準備,他當主官的時候,對副手也是先考察的。不意祝纓吩咐完了别人,就問他:“司馬是想先看卷宗呢,還是咱們一邊議事一邊慢慢摸索?”

  章炯道:“聽大人吩咐。若是大人不嫌棄下官新到,下官旁聽即可,晚間可再查閱卷宗。”

  祝纓道:“卷宗不能出衙門,隻要你人在這裡,想怎麼看都行。”

  章炯頓了一頓:“是下官大意了。”

  “那就開始吧。”

  章炯就像個影子一樣的坐在祝纓旁邊,祝纓今天說的是倉儲的事情。祝纓的官話極好,章炯聽得很明白,見她在做秋收預案,兼提及了徭役的問題。章炯是做過地方官的人,内行看門道,聽祝纓将徭役計算得如此細緻,征發時還能顧及到百姓的負擔之類,比之自己雖然是“多事”,卻又是真的“本事”,是自己所不及。

  人一旦比不過别人的時候,就開始心慌。

  接下來是彭司工,他又說了自己需要多少工的問題,彭司工的官話連半桶水也不到,章炯整個兒一個鴨子聽雷,更覺身上燥熱。虧得接下來是祁泰又說話了,章炯重新聽清了。可祁泰是個算賬的,官話清楚,一長串的數目章炯心算又沒能算得過來。

  彭司士道:“老祁、老祁!你等一下!等一下!我算不過來!”

  祁泰又給他重複了一遍,章炯看明白了,原來不止自己一個人不太懂哈?

  開完了上午的會,祝纓問道:“司馬是不是……方言上有些障礙?”

  章炯苦笑道:“實在是慚愧。”

  “我也是到了之後才學的。”祝纓又關切地問他:“公文總是能看得懂的,對吧?”

  “這是自然!”章炯微有不悅。

  祝纓說:“那就好!我正要巡視一下各縣,司馬正好坐鎮府衙,司馬真是及時雨。”

  “啊?”

  “往來公文,司馬看着辦,要用我簽的,南府也不大,送過來也不過幾天的功夫。至于語言麼……王司功的官話還是能聽懂的,他也就在這裡,叫他做個通譯。司馬聰明人,科考比我在行,很快就能學會的。”

  章炯又說了一聲慚愧。

  祝纓道:“這裡就你我,不必客套。那就這麼定了?”

  章炯道:“謹遵命。”

  …………

  祝纓要出巡,除了倉儲之外,她也想看看各縣的作物,她心裡已經有了一點點想法,具體如何,還要試驗。并不是一開始看起來不怎麼樣,以後就發展不起來,也不是現在看着不錯,接着就能躺着賺錢的。

  就像橘樹,福祿縣的“福橘”起初是賣個“彩頭”,頗有點神棍詐騙的味道。更甘甜的橘子是她以縣衙的名義懸賞重金誘使人改良出了更好的品種。如今嘗到了甜頭,又不斷有人仿冒,福祿縣的人自己也更注重品種的改良,以與别人做出區分,這才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