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8頁)

  “是。”

  祝纓接下來又同他講了要多宣讀稅賦的問題,郭縣令很實誠地說:“大人,縣裡府裡都要吃飯的,光憑着公廨田也不大夠,也得征一些的。您再補貼他們錢,不如他們私下撈得多。”

  祝纓道:“唔。我給官吏們多發的錢,夠他們生活得寬裕些,但是對貪得無厭的人是無用的。給臉不要,就不再給了。這個事兒,有章司馬坐鎮。”

  郭縣令心裡打了個突:“他?”

  祝纓點點頭:“我已與他談過了,他會有分寸的。你若覺得他有不妥之處,也可以同我講。我必秉公而斷。”

  “是。”

  祝纓又與他再核對了一次宿麥的種植以及水利、道路問題,因為南平縣不但是自己,還有一些歸府衙的項目也是落在南平縣地界上的,不得不再敲定得更細緻一些。郭縣令也彙報了識字碑的進度,已立若幹,還有若幹,何時能全部立完,識字歌也開始傳唱了之類。祝纓都認真聽了,間或問幾個問題,兩人簡單讨論執行中出現的新問題,商量一下解決辦法以及後續如何預防避免。

  議完,祝纓又誇贊鼓勵了郭縣令幾句。郭縣令離開簽押房,轉身去看王司功。

  王司功自祝纓到任以來算是開了大眼了,之前遇到過的哪一個上司都沒這一個能折騰,她居然不折騰百姓,專折騰官吏!要命的是人家還能折騰得起來。王司功近來也安靜了許多。

  郭縣令推門進來,王司功起身相迎。論品級,王司功略低于郭縣令,但是他是府衙的官,兩人平時相處是王司功更強勢一點。

  郭縣令向王司功打聽:“府君與司馬,和解了?”

  王司功努努嘴:“聽到了嗎?打得鬼哭狼嚎的!你說算不算和解呢?反正我說不準。”

  郭縣令感歎道:“咱們這位府君,我是真的服了!我勸你,先前那些個謀劃也先放一放吧。”

  “我有什麼謀劃?”王司功一口将有的沒有的事兒都抹去了。

  郭縣令一笑:“司馬鬥不過府君的呢。啧!用功不如用過,高啊!可一般人還是不敢随便用過的,也就是他了。”

  “你轉性了?”

  郭縣令道:“不服不行啊!就這個事兒,要是我的縣丞幹的,我就不好應付!章司馬已将清譽賺盡,主官被架上牆頭,尋常人竭盡全力也隻能做個‘不得不失’,富戶固然不能得罪,小民的怨恨也不能完全忽視。兩樣都要拿到,還要顯出章司馬之不周到,同時還不能過分斥責章司馬。難!要是我眼下就隻能認栽,日後再圖反正。”

  王司功也歎了口氣:“咱們都比不上他。”

  郭縣令是個主官,感觸比王司功深得多:“他是怎麼想得到借題發揮得這麼巧妙的?!這麼一發揮,又将主官的地位給顯現出來了,又将章司馬的不足給暴露出來了,更妙的是,他的聲望又蓋過了章司馬。咱們小人一點兒地說,接下來章司馬要是幹得好呢,是他有識人之明,給犯過錯的人機會。幹不好,他尋到了把柄,又顯他英明,錯的又是章司馬。”

  兩人感歎了一回,統統表示自己已經忘了上次密謀想要刺探知府不法之事的事兒,不,他們從來沒有密謀過什麼。他們從來都是想着好好襄助知府大人的,之前沒幹好那是能力有限,不是心眼不好。現在一邊聽話幹活,一邊學習提高,老老實實各司其職。

  郭縣令的本領堪堪夠用,讓他額外多想或許想不到,現在認起真來做得比之前又好了幾分。

  那一邊,終于到了蘇鳴鸾離開的日子——山上秋收也要開始了。

  祝纓道:“一旦朝廷有回複,我即轉發給你。”

  蘇鳴鸾道:“多謝義父。”

  然後退後一步,鄭重地拜了下去:“義父,小妹就托付給義父了。”

  祝纓道:“這不是早就說好了的嗎?怎麼又行起大禮來了?”

  蘇鳴鸾又認真地一拜,仰起臉來肯切地說:“因為我知道,義父不會将我的女兒養成個繡娘又或者什麼賢妻良母的嬌姑娘。當年阿爸阿媽多麼的疼我,也不曾一開始就要教我做洞主的。後來我走了好一程彎路……我不後悔與她爹生下了她,隻是有些遺憾不甘罷了。”

  她再拜而起。

  接着讓蘇喆過來:“來,拜見阿翁,以後我不在的時候,你就聽阿翁的。要是阿翁說的與我說的不一樣,你先問阿翁為什麼,聽阿翁給你講道理。”

  蘇喆老老實實地拜下,祝纓道:“我會盡我所能的。”養小孩子是不會,不過教一個不算笨的小孩子學習,應該……可以的吧?

  蘇鳴鸾又望了一眼堂前梅花樁,這幾天的相處她感受得到祝纓沒有歧視她的女兒,沒有将蘇喆當成個“女孩子”,是将蘇喆當成個“男孩子”來看待的。祝纓不介意蘇喆好奇梅花樁,不介意蘇喆詢問案情,也不介意蘇喆問一些“男孩子”的問題,甚至不是“鼓勵女孩子”,而是完全地接受蘇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祝纓不給蘇喆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