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像是大人的味兒。”
廢話,這是冷侯寫信說冷雲的。冷雲翻了個白眼,道:“你真當自己是個勞碌命了?”
祝纓道:“我也沒忙什麼,遇着了就幹了。”
冷雲道:“罷了,反正你也閑不下來。”
祝纓也不問他有沒有補個幕僚管刑獄,也不問他苗縣令調走之後新縣令是誰,陪他說點閑話,聽冷雲說想回京,問祝纓要不要也調回去。祝纓稍稍提了一句:“就怕京裡亂。”
冷雲道:“這個你怎麼又不懂了?你不在其中,好處就一定沒有你的,壞處也未必就落不到你頭上了。”
祝纓道:“那是您。您不怕。我這身闆兒在京裡不頂事兒。”
冷雲道:“七郎怎麼說?”
祝纓道:“沒說什麼。”
冷雲道:“他要是沒叫你回去,你……唔,就等任滿吧。”
“是。”
祝纓這下連京中的情勢也給避開了,隻說本地之風土,勸冷雲,如果想回去以後再采買本地特産就不這麼方便了,要提前準備。
冷雲主持開會也是越來越散漫,大家見個面,着重表揚一下祝纓。提醒一下所有人秋收、稅賦都要上心,種好宿麥,他就沒别的好提的了,直接說:“散了吧!”
祝纓不多停留,将所攜之土儀留下,再将唐師傅師徒四人的名冊勾銷,留下賞錢便去福祿會館了。
郭縣令直搖頭,這師傅四人也就是遇到府君!他們現是不用跟州府服役了,但是因為之前冷雲将他們轉給了祝纓,現在這幾個人算是南府賬上的人。人落在南府得落到具體的縣裡,一勾,就落南平縣了。
不用祝纓出手,哪怕她有一點不悅,郭縣令為了讨好上司都能讓他們生不如死。祝纓不計較,郭縣令思之再三,沒出手,放生了唐師傅,颠兒颠兒地跟着祝纓去了福祿會館。
祝纓要用福祿會館,也是要賣糖,項大郎拖着車跟着過來了。
第228章
經營
福祿縣同鄉會館是輪值的,今年又換了一家,項家也是福祿縣人,與這些縣中的鄉紳們也都混了個臉熟。更因項樂、項安兄妹二人的關系,縣中富戶們對項家也還都客氣。即使不是祝纓帶着,他們也不至于為難項大郎。
他們對項大郎要賣糖這件事兒頗為好奇——項家一個整天買進賣出、倒買倒賣的純靠跑腿的商家,什麼時候會賣糖了?
制糖原料的地理原因,糖這種東西主要是南方生産往北方賣,而本州就在南方,通常是本州進糖往外面去賣,項大郎一個偏僻縣裡的商人,跑州城來賣糖?
祝大人一定又幹什麼了!
同鄉會館諸人分成兩撥,一撥将祝纓團團圍住,一撥将項大郎隔離開來:“項大,你這糖……哪兒來的呀?”
福祿縣的士紳們不很排斥經商,他們以前入仕的可能性極小,在祝纓手上販賣橘子發了筆财,見着有賺錢的行當,當然感興趣。如今子弟或許可能有出息做官,那也不怕,總有辦法規避的,錢,還是要的。
祝纓指指自己和縣令們,道:“我們過來看看,有事兒大郎與你們商議。”
郭縣令等人比較關心的是,既然祝纓答應了這個制糖的技術不保密,他們今年開始種秋甘蔗,明年春夏第一批自己的蔗糖就能上市了,也得用這個福祿會館的路子。新建會館不說成本,打通關節的時間也來不及。
他們就跟祝纓說這件事兒。
祝纓笑道:“那你們就入股。”以官府的公廨錢入股會館,各地在外的商人可以租用、在外的遊子也可以投宿,同時像南府那個福祿會館似的,開發點客棧、貨棧的業務,官府收房子的租金但不直接插手幹預經營,長長久久地收。
“這不比拿公廨錢放貸收不回來強?”祝纓說,“我看以往有些人拿公廨錢放貸,又不懂買賣,又收重利,高利貸一般,将借貸人逼得家破人亡,人死賬銷,自己的錢也打了水漂。不如這樣。一則本地在外漂泊之人能有個安心的住處,同鄉能聚在一起互相幫忙,二則衙門也能有個長項的收入。這分本金永不許動、房子永不許賣,大家也可以多些進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