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4頁)

  郭縣令道:“政績也好、教化也好!”

  荊老封翁問道:“大人在福祿縣的時候,方志是怎麼修的?不如先弄一套來參考參考?”

  郭縣令皺眉道:“我沒看過哩。”哪個正經人看隔壁縣的方志呀?他連南平縣的都不愛看。

  他們商定,趕緊去弄一套觀摩一下,将要拍馬屁的點都準備好。祝纓在福祿縣任職五年多,肯定修過一次方志了。

  當下,郭縣令命人去找方志,等找回來了與荊老封翁等人商議一下怎麼拍,稿子寫好了給祝纓審閱。這是他們能想到的一個送祝纓好評的方法,方志得送京,對吧?送您一個萬民稱頌,您還好意思不再為咱們南府、咱們士紳多謀點福利麼?

  郭縣令趕緊派人去福祿縣,方志不是什麼流行的讀物,少,縣衙裡有存,個别的富戶家裡有副本,再就是縣學也有。這幾種人都被祝纓給練出來了,面生的人來要方志?還花錢找?不太對勁!

  當下有學生報告給了莫縣丞,莫縣丞于是也知道了。郭縣令這打算就瞞不住了,莫縣丞不好親自跑到南平縣去罵郭縣令狡猾,他幹脆派人送信給關、王二位告知了此事。三人都派人去送信給郭縣令,莫縣丞将信發出,突然想起來:我們福祿的方志是怎麼寫的來着?

  壞了!

  沒拍過!

  當年祝纓修方志都沒當成個大事兒來辦,她主要是理了一下物産和地理之類,把其中亂七八糟的傳說故事給删了,再夾了點設了女役、以及關于阿蘇家的私貨。沒想着誇她自己。

  莫縣丞後悔了,當年自己怎麼沒提這一茬兒呢?

  他趕緊寫了個公文發到南府,請示祝纓:偶然間看到縣志,想起來明年就要再修一次了,能不能現在就先準備了?

  祝纓批示:可以。

  當郭縣令沒弄到福祿縣志,感覺事情要洩漏,趕緊帶着荊老封翁等人過來請命的時候,祝纓道:“怎麼都想到修志了?”

  郭縣令忙問:“還有什麼人想到了嗎?”

  “哦,福祿縣也想提前修一下。”

  郭縣令心裡大罵莫縣丞是個王八蛋,一輩子就當個縣丞的料!就知道拾人牙慧!越想越氣,别人是拾人牙慧,姓莫的是從他的嘴裡摳吃的呢!

  郭縣令連忙說:“正得閑,不如也修一下府志?”方志要修好,而不是胡亂應付,工程量也不算小。祝纓現在在南府能用到的讀書人,大部分也還是南平縣人,郭縣令情願相幫修志。

  祝纓道:“怎麼能讓你出錢呢?府衙又不是沒有錢。”

  張富戶道:“都是鄉親們的一片心意。”

  祝纓道:“那也不行,錢我來出。先整理着吧。”以前福祿縣條件有限,縣志修得确實潦草,正好趁這個機會把全府的都修一修,什麼鬼怪傳說都删了,認真整理一下氣候、物産之類。橘子、宿麥、甘蔗之類都是這兩年才開始推廣的,以往方志也确實沒寫,這些特産得補上。

  圖也重新畫一畫。

  郭縣令道:“正好要修縣志,招募人手一并辦了吧。”

  祝纓道:“可以。唔,再找幾個府學生打下手,練一練。”

  “是!”

  祝纓完全不知道他們是要拍自己的馬屁,撥了錢,她就準備去看一下官糖坊了。

  ……

  官糖坊建在水邊,利用水利帶動絞盤榨汁。工匠雖沒有制糖熟手,步驟都整理出來了。祝纓發現項家這兄妹三人經營上比較在行,就讓項安過來拿着那個記錄本子做個指點監工。

  這姑娘在福祿縣的時候跟在自己身邊更多一些,到了南府,她在後衙幫忙的時間變多了。祝纓以為,項安是以小小年紀就跑商的人,窩在後衙時間長了如果變傻了就可惜,拎過來讓她先管一管這一處。

  項安是她以女差名義登記在府衙名單上的,派這個差也合理。

  項安接手之後,很快就将官糖坊打理得井井有條,如今已經出了一次糖了,看起來質量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