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9頁)

  她自己住得就不是京城最繁華的地段,房價稍便宜,不過她的鄰居多半小有一點家财,也挺适合賣這個。

  她将項大郎留在這裡,京城的梧州會館就先交給他來打理。從梧州至京城這一條路線也走得比較熟了,以後如果有一些非公文的信函之類,也可以跟着貨物一道往返兩地。祝纓打算在梧州也開一條送信的線路,每年跑兩個來回,半年一次,将全州要送上京的私人信件斂巴斂巴,随同貨物送京。

  她将事務都規劃好,就交給項大郎暫管京城會館了。京城不比别處,此處會館輪換不是每年,而是三年。

  接着,休沐日到了,祝纓讓趙蘇将範生、張生請到自己宅子裡,就在家中設宴關切一下他們的學習生活。

  範生張生與在府學中又不相同,他們的樣子有了些微的改變,面上更靈動了一些。雖然穿着書生常穿的袍子,卻也佩上了一些今年京城流行的小飾物,身上帶點熏香味。

  偏僻地方的學生到京城都是要經曆一小段适應的過程,祝纓也不說他們學壞了忘記了質樸的本性。她隻問他們的功課,問他們在京城住得習慣不習慣之類。這兩個學生的成績在她順路拜訪嶽桓的時候就問了一問。保送生們的成績在國子績都算不上頂好,這二人在保送生裡又是個中等稍稍偏下。但是國子監還有一些蔭進來的,他們貢獻了整個國子監的墊底人群。

  範、張二人見到家鄉來人也很激動,他們與趙蘇關系尚可,都說:“多虧趙兄看顧,不像他們那些人手足無措。”

  趙蘇道:“哪裡話?都是梧州人。”

  範生詫異地問:“梧州?”

  趙蘇含笑道:“是,梧州。義父奏請朝廷,以福祿、南平、思城三縣與阿蘇、塔郎、天恩、永治、頓縣五個羁縻縣,并為梧州。陛下準了,以義父為梧州刺史,這是前幾天才定下來的事,你們在學裡還不知道。”

  範、張二人忙恭喜祝纓。

  祝纓道:“以後再報籍貫就不是南府了,要寫梧州。”

  “是。”

  範生搶先道:“不愧是大人!我們與同學提及的時候,大家都很欽佩大人,又感激大人。我們這些保送來的人,若不是大人的提議,此生都要埋沒鄉野了。”

  祝纓道:“這話過了,你們本就是官學生了,怎麼會埋沒?”

  張生也跟着說:“也就止步官學生了!外面天地是沒機會得見了。”

  二人一陣恭維,祝纓又不教訓他們,這餐飯吃得二人都是微醺。二人走後,祝纓問趙蘇:“他們說的是真的嗎?”

  趙蘇道:“義父怎麼忽然這樣說了?當然是真的!朝廷諸公難道都是糊塗人?能表彰義父?”

  “好話聽太多了,人就容易輕視他人、高估自己、聽不進勸說、聽不進不中聽的話,飄飄然,容易出事。”祝纓說。

  趙蘇道:“那義父就不必擔心了,他們說的是實。”

  祝纓點點頭,問道:“偏僻地方的人在國子監的,是不是還是不多?”

  趙蘇沉重地點了點頭:“是!其中南方又少于北方。”

  祝纓道:“我知道了。”如果國子監就是這樣的話,那全國的官員分布應該也差不多是這樣了。保送生說她一聲好還不夠,如果能夠在官員的比例上,也為偏僻地方的人争取一點,尤其是南方這些所謂“煙瘴之地”的人争取更多的出仕的權利……

  她正想着,門又被敲響了。

  侯五大嗓門:“大人!那位天使又來啦!”

  …………

  藍德笑眯眯地邁過門檻兒,站在門房裡笑道:“哎喲,今天可不是傳谕來的。”

  他穿着一身普通的便服,頭上也戴着尋常的黑色紗帽,這麼一打扮,離宦官的樣子更遠了一些。

  藍德擡手摸下巴做個捋須的動作,看祝纓走了出來。祝纓是個從四品的刺史,藍德不過是宮中的一個宦官的小頭目,他現在其實隻有正八品。有差使的時候,“天使”之名給他撐個場子,沒有差使的時候他還是得老實一點。

  以前他有轉不過筋來的時候,被藍興給收拾過,如今已是個老油子了。見到祝纓,他先長揖:“見過祝大人。”

  祝纓也還了半禮,道:“今天不當值?裡面請。”口氣很熟稔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