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1頁)

  這些人的年紀多半是模糊的,“山中無日月”,許多人不記得生日,山中也沒有很規範的曆法。即使記性好的人,也不能記得自己出生時的事情,等記事之後再數看過多少回花開,也就隻能大概估個年紀。

  他們中的一些人又有一種與山下貧民差不多的情況,既不識字、也不怎麼識數,有時還能數岔了。

  項樂道:“就是這麼回事兒。”

  祝纓道:“打上燈,咱們看看去。不要叫小柳他們。”

  她與胡師姐、項樂二人悄悄出了府,隻有花姐知道——狼皮放花姐那兒,祝纓留了一張,又攜了一張過去。

  …………

  石頭城,因是建在山上,所以地勢也不得不有所起伏,祝纓仍是盡量給它規劃得整齊。

  居民居住的坊盡力四方,坊内街道也劃得比較整齊。因為人少,交易日又熱鬧,石頭城這裡的“宵禁”執行得并不很嚴格,坊門是開着的。

  三人走了進去,隻見有些屋子裡透着橘色的光,有些屋子已黑了。

  項樂低聲道:“這些都有人住的。”

  這裡的房子祝纓隻提供了一些簡單的材料,每戶因為按照人口來分房,一般也就是三間正屋加個院子。有的幹脆沒有院子,就臨着坊内的小街蓋着,開門就是街,進門就是屋。祝纓也窮,他們也窮,修完城牆和大宅,大家都不剩多少家底了。

  祝纓現在還等着官糖坊的利潤、明春的宿麥緩解囊中羞澀。

  項樂道:“我白天就來看了一眼,這裡也有裡長。”他們也照着自己熟悉的習慣,将住戶編号,五戶、十戶設個裡正之類。一層一層的将話往下傳。主要是選家裡男丁多一點的,因為要用到他們維持秩序。

  他們進了一戶裡正的家,這人就是之前跟随打獵說自己給商人帶過路的中年人。他家裡還有一個老妻,三男兩女五個孩子,所以他的家也稍大一些,正房之外還有偏屋。

  大門一打開,祝纓也不進屋,就在院子裡等着。裡正搬來了椅子,喊兒子去叫人。又要上茶,又要掌燈。

  祝纓道:“無坊,等他們來了再說。”

  聽說她來了,許多人又過來圍觀,牆頭上一左一右兩排的腦袋,還有人紮了火把,把個小小的院子照得燈火通明。

  她也不坐,等人齊了就往門檻上一站,說:“白天得了兩頭狼,雖不是咱們親自打的,不過金縣令送給我了,我說了要分給大家。”

  裡正道:“咱們沒出力,就是大人的。”

  祝纓道:“他送給我的禮物,我不好不收,我留下一張狼皮,另一張在這裡了。要裁了分給你們也是無用,先給你們看看,寄存一下,等這個月打狼完了,一總來分。”

  人們聽她這麼說,心道:大人跟傳說的一樣。

  祝纓這麼通情達理的,還跟他們解釋,反而讓他們有點遲疑,都含糊說:“好。”

  祝纓道:“莫将人家牆壓塌了,都回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項樂又吆喝一聲,人潮才漸漸褪去。祝纓心道:功夫用在哪裡,哪裡能看着見。福祿縣的百姓聽我的話,别業這裡反而更聽項的,可見我之前沒在他們身上下太多的力氣,這樣可不行。

  她笑着問裡正:“方便進屋說話麼?”

  裡正忙說:“大人請。”

  祝纓拿出了極大的耐心,與裡正細談,問了他的來曆:“我看你與他們有些不同。”

  裡正道:“小人家裡原是南府人氏,因開罪了黃家,隻得逃到山裡。在喜金家的寨子裡住過幾年,唉……他看了小人家裡的手藝,要給他做奴隸,小人家裡隻好往深山去,也不敢與頭人家相處了,就自家人過活。”

  “思城縣人?”

  “是,小人也姓黃。唉,要是大人能早些年到思城縣就好了!”

  黃裡正家有個木匠手藝,祖傳的,家裡還有二畝地,自己種糧自己吃再有個手藝賺點零花,也能糊口。不幸跟黃十二郎是本宗,也就是說,他們的家很近。黃十二郎他爹要擴建他的大宅,就得侵占别家的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