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王二人初進刺史府都覺得緊張,她倆上次隻到了花姐房裡稍坐了一下就出來了,這一次也是預備着見一見花姐然後就走的,大過年的,府上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士紳來拜年,她們倆自知算不上号。
果然,兩人拖着各自的家人到了刺史府外面,就見外面車水馬龍,城内幾乎所有的官員都來了,還有士紳不斷地趕過來。其中一個荊老封翁,乃是城内著名的人物,她們也都看過荊家的威風。
荊老封君在幾個兒媳婦的陪伴下往内遞帖子。看到這一幕,王氏心裡有點打鼓,孟氏用力咳嗽一聲給自己打氣,她也往内遞個帖子。
刺史府上凡帖子都收,胡須雜了些白絲的男子過來接了帖子,一看她們,道:“哦!你們不是上回來見我們大娘的麼?”
孟氏道:“正是小婦人,來拜見朱博士的。”
侯五又往她們身後看了兩眼:“這是什麼人?”
孟氏道:“小婦人的兒子媳婦一家三口,陪小婦人出門的。這是她的兒女,那頭車上是她男人,車過不來,在那兒看車呢。”
侯五道:“得嘞,您稍等。小柳,這個你交給杜大姐,這是給大娘的,一定要記得。”
孟氏見狀,忙說:“要是博士忙,我們拜個年、磕個頭就走。不敢多耽誤功夫。”
侯五道:“别呀,大娘的學生可不一般。”
說話時,杜大姐就匆匆跑了過來,笑道:“孟娘子、王娘子?快請進!還有兩位巫小娘子?大娘說,都請進。這兩位郎君,請往那邊喝茶。”
侯五道:“那邊車上還有一個看車的呢。”
杜大姐道:“那五叔您幫忙叫個人去給送些茶點。”
王氏忙說:“不用了吧……”
侯五已經安排人去了。
朱博士的學生竟這麼有面子!孟、王二人腰杆也直了一點。
兩人連同何娘子、巫仁巫信一同到了花姐那裡,先帶着小輩要磕頭。花姐請她們坐下,給三個年輕女子紅包,又給小孩子的襁褓裡也放了一個。何娘子會說話,逗兒子讓他說謝。這孩子還不到會說話的年紀,哪說得出來?卻也是一種樂趣。
花姐又看巫仁、巫信姐兒倆,都模樣兒周正,姐姐文靜,嘴抿得比蚌殼還要緊,妹妹倒是大大方方,不太像王氏的女兒,倒有點像孟氏女兒的樣子。花姐問她年紀之類,她就說:“回博士的話,我今年十歲了,哥哥姐姐們讀書,我跟着也讀了一點,後來他們不上學了,我現跟鄰居一道聽幾回課。什麼都學一點兒,不過算賬不如阿姐。”
花姐又看巫仁。因見她不愛說話,也不強求她,女孩子腼腆一點是非常正常的,非得逼人多說話就強人所難了。不說話的人總是會更吃虧一點,巫仁一不說話,整個人就幾乎沒了存在感。
巫仁勉強笑笑,有點想往母親身後躲。
王氏道:“跟大娘說,你多大了……”
“叽叽喳喳——”嘈雜的聲音漸漸大了起來,從外面傳到了房裡,巫仁小小地松了一口氣,也往門外看去。
一個中年女人快步走了過來:“大娘。”
花姐站了起來:“怎麼了?”
今天府裡熱鬧是很正常的,這是怎麼了?
蔣寡婦道:“外頭有人喊冤,老封君請您過去看看。”
花姐道:“小祝正在府裡,李司法他們也都在,正是人多的時候,要我做甚?”
蔣寡婦道:“是我沒說清楚。外頭先是有人到前面衙門口喊冤了,說……說是……家裡女婿殺了女兒,又跑到他們家燒了他們的屋子。”
孟、王等人盡皆站起!
大過年的,出命案,怎麼看都不是件好事兒,真該去廟裡拜一拜了。
花姐道:“那該江娘子忙了,難道又有人受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