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7頁)

  現在這是為什麼呢?

  祝纓道:“都進來說話吧。”

  依舊是她上座,莫縣丞陪着,學生們都執弟子禮在下面行了禮。

  祝纓道:“都坐吧。”

  她對這些人說話一句直接,先問離校的學生都在幹什麼,有沒有不能離開的理由。學生們都說:“隻要大人有用得着學生們的地方,隻管吩咐。”這話說得比梅校尉又真心得多。

  又問:“林八呢?”

  學生們面面相觑,低聲道:“他,回家了。”

  “沒去叫他嗎?我這兩次回來都沒見到他。”

  一個學生低聲道:“還是為的他姐夫的案子,哦,為的黃家的案子。他……他姐姐死了。”

  “嗯?”

  另一個學生小聲說:“回娘家沒幾天,想不開,上吊死了。”

  “去喚了他來。”

  學生裡一個人趕緊起身,跑到林家,将林八郎叫了來。林八郎比之前看着委頓了不少,蓄了須,看着比實際年紀大了一點。他低着頭,向祝纓行了禮。

  祝纓讓他坐下,又問:“你如今在做什麼呢?”

  林八郎小聲道:“學生家裡世代務農,如今便在家裡幫忙。”他這幫忙也不是下地,就是收個租管個賬,再給家裡侄子開蒙等等。

  祝纓道:“有沒有别的打算?随我去州裡,如何?”

  林八郎猶豫了一下,仍是搖頭:“學生習慣在家了。”

  祝纓又問:“你願出仕為官嗎?”

  林八郎小小激動了下,内心掙紮,猶豫的時間更久,最終還是搖頭:“學生自知資質不佳,又驽鈍,情願耕讀傳家。教家中子侄奉公守法。”他的姐姐到底是死了,他參與了辦理那個案子。姐夫是錯的,甚至外甥們的下場也有姐姐大鬧驚動了天使的緣故。但是畢竟是他的親人。如果姐姐還在,他也願意出仕。姐姐死了,那就不行。

  祝纓也不勉強他,命人将他送回。

  清風樓裡,衆人一陣歎息。

  祝纓道:“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說回你們吧,讀過的書、學過的本事都還記得嗎?”

  學生們已隐約有了一點預感,都說:“時常溫習。”

  祝纓道:“當年辦黃十二郎的時候,你們都是出過力的。你們的名字也都報上去過,當時朝廷自有考量,沒有全準。如今你們大好年華,又讀了這些年的書。就這麼埋沒了也是不應該。”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本來已熄得差不多的灰堆裡又蹿出了小火苗。

  祝纓道:“當時雖然沒批,我的奏本上都錄有你們的名字,也算留了底。現問你們一句話——是要背井離鄉的,願意離開嗎?”

  已離校的學生中一個最活潑的說:“隻要大人吩咐。”

  祝纓道:“朝廷推廣宿麥是我向朝廷建言的,如今福祿宿麥已計入糧稅,是時候推廣了。或許需要人,官職不會高,以後晉升也比經過考試的要慢、要難,還願意嗎?”

  離校的前學生們有點小激動,音調也有點變了:“是!”

  祝纓道:“别答應得太早,如今沒做官,聽說要做官就恨不得立時答應。一旦有了官身,所思所想就與白身不同,又要想着這樣的出身升遷不如人,悔不當初了。”

  前學生們争着表白:“何敢如此?”“大人造福一言,是我等表率,我等怎麼敢隻想自己官祿,而忘卻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