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2頁)

  他想起來了,他的祥瑞們!還有,他的開疆拓土!他的四夷賓服!他的人心向化!

  祝纓道:“據臣猜測,應當是梧州想編戶,把事情辦得急了。五縣本就有些畏懼朝廷,仿佛驚弓之鳥,陛下可還記得前年五縣觐見時,頓縣的林縣令與孫将軍那一場?再有以長史、司馬的任命要挾,難免讓想起來一些過往。”

  “長史、司馬?”

  祝纓又提醒了一下梧州的情況。

  皇帝又問:“編戶怎麼是奪了他們的人口呢?”

  祝纓道:“這些人口、土地本是他們世代擁有的。臣前幾年才将他們手裡的‘奴隸’轉為‘奴婢’,雖是奴婢,仍是他們的人。”又将奴隸和奴婢的區别稍稍解釋了一下。因為在奏本裡,通常這倆都是一個“奴”字。

  皇帝在這件事情上比刺史明白得多,罵了一句:“胡鬧!梧州刺史是何人?在京裡嗎?”

  王雲鶴道:“今年梧州是别駕進京。”

  皇帝道:“問他!”

  “是。”

  祝纓趁機進言:“陛下,梧州不可輕視,五縣的位置好。”

  “嗯?”

  祝纓道:“容臣為您解說。”她又将五縣與西番位置關系又講了一下,她在鴻胪寺這幾個月功課做得越發的足,更向皇帝說明了這個“兩面夾擊”的布置。

  布置的規模有點大,祝纓道:“這裡一片多是高地山脈,進出都不易。眼下朝廷想走這一路很難,但是在這裡插上一步棋,是可以制衡的。比朝廷調集大軍出擊,容易得多。”

  皇帝嚴肅了起來,道:“你想得很是。”

  祝纓又說:“陛下可還記得西番王子昆達赤?他除了定約,還在京城探訪,找到了了阿蘇縣的茶磚。前年西番使節來的時候,曾與蘇喆同住在四夷館,知道那裡有茶。”

  太子忍不住問道:“那不是有益西番?西番可以從獠人那裡得到茶磚,那……”他肚裡明白,卻說不太清楚。

  祝纓會意,不就是西番有了兩處來源,不會隻受制于朝廷了麼?

  祝纓笑道:“那不正好?五縣也是朝廷的,他要真以為自己有了後手可以興風作浪,他醒悟的日子在後頭。隻不過這樣的經營非一朝一夕之功,現在又要……”

  皇帝與太子都慢慢點了點頭。皇帝道:“你去找七郎,讓他幫你,把另幾路信使都悄悄地攔下,你把他們安置好,要好生安撫。”

  “是。”

  皇帝對王雲鶴道:“先問梧州别駕,再派禦史去梧州。”

  王雲鶴道:“是。”

  王、祝二人見皇帝再沒别的話,一同辭出。

  路上,王雲鶴道:“要用心,絕不可鬧出來。”

  祝纓道:“是。”

  二人沒有過多讨論梧州,情況兩人都猜了個差不多,刺史手是臭了點,但是不能說他全都不對,哪一條的初衷都不能指責,甚至要說他本心是好的,是延續、推進祝纓開頭的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結果又是明擺着的,這就考驗執政的本事了。王雲鶴對祝纓透露了自己的計劃:“禦史是去查訪的,如無意外,禦史将他帶回。梧州先讓張運看守,如此一來,每年誰能上京呢?”

  “這……”

  王雲鶴問道:“你在梧州時,可借三縣之力收伏五縣,是也不是?”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