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隻得起身聽了,這一夜,她果真沒有能睡,淨聽着這些人說分贓了。她一個字也不說,讓她辦事,她得攢人,這個跟政事堂、吏部去掰扯就行了。
他們議了一夜。祝纓也記了一夜,丞相的子孫都有封賞,王雲鶴的兒子被調入禮部做了侍郎,這個時候正是用禮儀的時候,禮部侍郎也是個優差。
禁軍周遊之流被拿下,他的直屬上司也因而受到了處份。太子将自己的妻舅調到了禁軍,順手把太子妃、即将來的國丈一家也給了封賞。鄭熹的家人同樣也有,他又為諸如冷侯等人說項,冷雲終于可以回京了。鄭川因是東宮屬官,由東宮官轉為禦史。
直到窗戶透出白色來,這群人才商議完,一個個熬得眼圈發青,真有點守孝的樣子了。
“那便如此吧。”太子說。
劉松年道:“哭!”
“啊?”
劉松年對太子說:“陛下歸天了!快哭!”
歧陽王先嚎了一嗓子:“阿翁!!!”
接着,所有人都跟着哭出了聲來,宦官們哭得最慘。一旦皇帝死了,身邊侍奉的人是死是活就不好講了,他們是真心的在難過。
哭聲驚動了内外,皇帝死掉的消息終于傳了出來。
……
到天光大亮的時候,整個京城已經是哭聲一片了。
百官、諸王、公主都沒能回家,現成的開始哭喪。邊哭邊想接下來該怎麼辦,壓根不知道這一夜已經有人把後事都安排完了。他們現在想已經是遲了。
丞相們早有準備,召了六部尚書等重臣來,比着儀軌開始準備後事。
諸王、公主哭到靈前,永平公主哭得昏死了過去。内侍将她扶到一邊休息,隻聽諸王裡有人哭:“阿爹,你好好的怎麼就走了呢?!”
藍興上前哭着勸道:“是被魯王謀逆氣着了。”
歧陽王與太子看了他一眼,都覺得他為人尚可。
接着,施鲲站出來主持:“國不可一日無君!臣等請太子即皇帝位。”
太子又三讓,以丞相為首的群臣又三勸,諸王參差不齊地跟着符合,太子于是靈前即位。以施鲲為山陵使,主持葬禮。然後是将太子妃冊為皇後、歧陽王為太子,追谥自己的生母為先帝皇後。
接着,封賞“平亂有功”之臣,阮大将軍加輔國大将軍,又多蔭一孫出仕。三個丞相都加開府,鄭熹家的爵位也加封戶五百,給鄭熹的妻子加封郡夫人,祝纓也比較顯眼地成了大理寺卿。溫嶽、金良都得以升做從五品。其他參與者亦各有封賞。
然後是諸王、公主,駱晟和皇後的娘家人也都有封賞,皇後的父親被賜國公、母親為國夫人。
再是因為新君登基,所以百官賜爵一級。
最後是舉哀,當時一片哭聲!哭聲中,大家很自然地改了口,山呼萬歲,認了這位新君向新君謝恩。
祝纓領了自己那一份孝服,跟着哭了幾聲,然後就被提溜到了禦前。
新君旁邊是劉松年等人,劉松年還在寫诏書,昨夜商量好的分贓計劃,還得陸續發出去呢。祝纓也不着急,她也有人要安排,第一波她搶不到,但是魯王案捏在她的手裡,摳出多少窟窿就看她的本事了。多摳幾個合适的,把自己人塞進去就是了。
劉松年道:“你現在把案子辦好就是對先帝的忠心!不在乎在這裡多甩兩滴淚!”
“現在?”
新太子道:“對,現在!魯王正押在偏殿裡,拖得越長越麻煩。”
祝纓眼看無法單獨與政事堂談,隻好說:“那大理寺不止缺一個大理寺卿,它還缺别的人呢,得先給我人手。大理寺還有正經的案子要辦,也不能耽誤了。現在多了一件大案,人不齊辦不快。又,此事還須與禁軍協調,要禁軍襄助。”
新君道:“要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