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8頁)

  祝、林、施三人非常好認,祝纓是紫衣,其他兩個是朱衣,遠遠一看,倆紅的。

  ……

  祝纓是被皇帝留下來了。

  散朝之後,皇帝将她與丞相一起留了下來,祝纓猜了幾種原因,等着皇帝發話。皇帝先與丞相說了一點國政,他沒有提給次子封王的事,但是提到了要整頓一下紀律。丞相們也都同意了。

  接着,皇帝說:“駱晟丁憂之後,鴻胪寺隻有一個少卿,如何使得?須早日補上一個。卿等有何人可薦?”

  劉松年不說話,一副已經休緻了别煩我的樣子,施鲲剛要開口,皇帝忽然問祝纓:“你是鴻胪寺出來的,你覺得呢?”

  祝纓道:“鴻胪寺卿,國家重臣。”

  “說人。”

  “一則要幹過實務且風評不錯的,二則要品貌端方、禮儀周全外番面前可顯□□風采,三則出身也要能說得過去。”

  “那麼誰呢?”

  祝纓想了一下,道:“臣也隻好說一些臣相處過的人,以臣之見,冷雲或可勝任。”

  王雲鶴皺了皺眉頭,旋即松開,這個人選,不上不下的,倒是比較好通過。

  皇帝又問丞相,丞相們都說:“差強人意。”皇帝心裡想是自己的女婿,但是沒有一個人提,隻得作罷。

  鴻胪寺卿的人選定了,皇帝又問太常的人選,冼敬去東宮了,太常的位子也空了出來。施鲲推薦了一個人——魯刺史。

  魯刺史在刺史這個位子上也有二十多年了,一直幹得還可以。

  皇帝問魯某的履曆,施鲲也說了。皇帝不知道祝纓與魯刺史那一段淵源,也沒問祝纓,他問施鲲:“穆成周不合适嗎?”

  施鲲答道:“穆成周未谙實務,不妨從副職開始做起。”

  皇帝勉強點頭,又提出要讓穆成周做吏部的侍郎。丞相們沉默了片刻,皇帝在座位上挪了挪身體,丞相們勉強同意了。

  皇帝道:“那便如此吧。”

  ……——

  祝纓回到大理寺的時候,太陽已經老高了,她開了個簡單的晨會,把趙振介紹給大家。然後就讓各忙各的了。

  趙振幹勁十足,交割、灑掃屋子,與同僚拉關系。

  落衙前,大家對他的觀感都還不錯,覺得他是個開朗誠實的人。又聽說他是吉遠府的,不少人“哦”了一聲,就知道他的來曆了。

  第二天是休沐日,省得請假了,趙振當晚在祝府借宿一夜,第二天就開始搬家。搬完又去趙蘇家拜訪,下午去了會館,與在那裡的王小娘子訂了幾間房:“他們不認得大人在京城的住處,也沒去過老宅,我想他們應該會找來的。”

  王小娘子笑道:“要是長住,我可管不起,隻住幾天落腳,也不用你這些錢。都是鄉親,難道你付得這些房錢,我就付不得?”硬是不肯要。

  接下來的小半個月裡,餘下的三人也陸續到了,都是先到會館,再被王小娘子派人送信給祝纓和趙振。趙振接了人,先拜見祝纓,再由趙振帶他們辦手續、搬宿舍。這三個人比趙振的品級低些,都是評事。

  安頓下來之後,祝纓選了個日子,在家裡設宴,将所有原梧州在京為官的人都叫到家裡來吃酒。連同蘇喆、林風,府裡大大地熱鬧了起來。

  祝纓在大理寺裡“自己人”越來越多,禦史台也往借用的牢房裡關了三個人進去。這三個人進去了就出不來了,由這三人又牽扯出他們治下的屬官一些貪渎、行賄的問題。

  王大夫給祝纓摳了個縣令的窟窿出來,姚尚書擡筆填上了顧同的名字。

  趙振從趙蘇那裡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心道:大人就是有安排的!

  祝纓的府上,也經常有人在門房裡守着了。梧州出來的這些人,不時會往府裡去。趙蘇跑得頻繁些,給祝纓帶了一些冷雲與沈瑛的趣事,他的笑容肉眼可見地變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