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8頁)

  皇帝道:“既來之,則安之。”

  “安不下來。”

  皇帝把劉松年的奏本給扣了下來,又命人拟诏挽留——你走了,你還開着府呢,他們怎麼辦呢?

  劉松年又寫了第三本,堅持要休緻。告訴皇帝,這些人如果有才華,皇帝揀着用就是了,又不是他的“私人”!

  皇帝這回親自寫了手诏,寫了依依不舍之情,許劉松年以原俸祿緻仕。又賜了蒲輪安車、杖幾等物,再賜田莊給他養老。

  施鲲揣着自己的那一本請求休緻的奏本,半天沒緩過氣兒來——老劉跑了!比他還快!

  連着兩個丞相請辭,第二個就會有點不好看。施鲲隻能再等兩天,先去陳家緻奠。

  陳家設起靈堂,鴻胪寺沈瑛親自帶人過去幫忙操持。宮中皇帝又賜出些額外的錢帛來助奠。

  陳家的親朋故舊、門生、受過陳巒照顧的人都來了。

  施鲲感慨地說:“到我死時能有這樣,也算是死而無憾了。”

  陳萌忙道:“相公何出此言?您二十年太平宰相,人人稱羨。”

  施鲲但笑不語,又看了祝纓一眼,心說:陳巒的眼睛毒啊!

  祝纓臉上也沒多少悲凄之色,但是人家給陳巒辦了件大事。誰看了不得說一句好?

  施鲲又看了看自己兒子,總算有一點香火情,他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決定對這個兒子放手,讓他就在大理寺裡混着。

  祝纓與施鲲對望了一眼,向施鲲行了一禮,施鲲還了半禮:“老了,見不得離喪,我先走了,你們年輕人再留一陣無妨。”

  “您慢走。”

  離喪?祝纓看了看陳萌父子。一個月過去了,陳家父子的悲恸也淡了一些,陳放也不是動不動就哭了。真沒那麼喪。

  喪儀結束,将人往墓中一埋,陳萌将祝纓請到自己家裡,拿出一個大盒子來。

  祝纓道:“這是什麼?”

  陳萌道:“給你的。”

  “诶?”

  陳巒給祝纓留了一大盒子的東西,裡面有一條陳巒用過的腰帶、一封給祝纓的信、一些金子,陳巒親手封的。

  祝纓拿了,回家拆了封條,看了裡面的東西,也不知道給她金子幹嘛。

  拆信一讀。上面除了說自家兒孫日後恐怕沒有祝纓走得遠,所以這條腰帶還是留給祝纓了,兒孫就請她得閑照看。

  最後留了兩頁紙寫金子“寫那兩本書的人,恐怕是有來曆的,沈、馮都是蠢貨,既蠢且惡,不懂人心。我的兒子糊塗且膽怯,他心裡明白,但不敢去深想。我知道她們被你照顧得很好,這些金子是我的心意,送給她們添妝。若你覺得不合适,會打擾到他們,就代我舍給寺觀。”

  陳巒可真是成精了!

  祝纓将一盒子的東西都收了起來。舍給寺觀?行吧,就慈惠庵。

  府裡知道她與陳府關系也算近的,都不在這個時候打擾她,并不知道她其實沒什麼悲傷之情。因此當鄭府來帖子請她過府一叙的時候,蘇喆親自拿了帖子過來,小心翼翼地問:“阿翁?您去嗎?”

  祝纓接過帖子一看,道:“去。”

  “诶?”

  祝纓揉了揉她的腦袋,這孩子,劉松年還沒離京,但是府裡的屬官都在各找前程了。蘇喆、林風出身上有些特殊,吏部也不好安排,倆正賦閑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