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3頁)

  皇帝心情正好,三代同堂,一個男人有了孫子之後,人生就是一個小圓滿。

  他正與穆皇後說着東宮的事情,穆皇後說:“阿姳還小,不能親自撫育,這孩子的生母出身寒微,皇孫不能由宮人管教。過了百日,我就把孩子接了過來養,如何?”

  皇帝道:“好。”

  穆皇後又說:“宮人一再生子也不方便,不如給他添兩個淑女。再有子女出生,生母就能撫育親兒了。”

  皇帝道:“這些你定了就好。”孩子送到他跟前的時候必是幹淨微笑的,他從來也不懂怎麼養孩子。穆皇後說什麼就是什麼。

  夫婦二人說到一半,丞相求見,皇帝笑道:“他們兩個同時求見?别再是要當面打起來了吧?”

  穆皇後道:“您怎麼說這個話呢?丞相不合,難道是什麼好事?我偶爾聽說,都覺得心驚肉跳的。”

  皇帝道:“你不知道。”說完便起身離開了。

  他看到自己的重臣們面色凝重,自己先帶一點微笑要緩和氣氛。他到位上坐下,下面幾個人齊刷刷跪地不起。

  皇帝驚道:“這是怎麼了?”

  “臣有罪!”他們說。

  “到底怎麼了?”

  丞相們這才将戰敗的消息告知了皇帝,皇帝仿佛被人當胸打了拳,整個人一個後移,頂在了椅背上:“什麼?”

  鄭熹硬着頭皮說了冷将軍的事,皇帝問道:“忠武軍呢?”

  王雲鶴又報了忠武軍也戰敗,情況不明。

  皇帝道:“不是三戰三捷的麼?怎麼突然就敗了?難道之前的大勝都是假的嗎?”

  鄭侯道:“怕是驕兵之計,誘敵之策。”

  皇帝氣道:“冷平輝就這麼蠢的嗎?他的腦子是忘在了京城沒帶走嗎?”

  大臣們唯有請罪,倒是窦朋還能說兩句:“陛下,問責還在其次,眼下是應對!軍事、民政都要拿個主意!”

  窦朋與此次戰敗沒有什麼直接的關系,皇帝沒罵他,問道:“怎麼辦?”

  鄭侯主動請纓,冷侯說應該讓附近的邊軍也都整備。王雲鶴就提議要派個大員去地方上看看,需要“能幹、可靠”。

  皇帝道:“讓時悉去。”

  鄭熹道:“驸馬掌禁軍不可輕動啊!”時悉能幹個屁!

  王雲鶴想蠢貨已經找不着北了!連自己還有多少人都不知道了!”

  祝纓一想,好像也是這麼個理兒,她又說:“既要安撫,總得給我點兒東西吧?我不能去騙百姓說沒事兒了吧?還有,官員怎麼處分?安撫怎麼安排?錢糧、人事……”

  鄭熹道:“會給你的。”

  祝纓問道:“我不懂兵事,邊軍,到底可不可靠?這幹系到我要怎麼做事。”

  冷侯沒好氣地說:“起先看着還成,如今竟是個武備松弛!冷平輝這個小王八蛋!”

  祝纓道:“我明白了,我這就回去準備。先把大理寺的事務交代了,再寫個條陳。”

  鄭侯起身道:“我也須得回家準備了。”

  衆人各自散去,祝纓回到大理寺,叫來施、林、祁、趙等人,将事務分派了一下:“我要離開一陣子,先這麼着,等我回來。咱們大理寺不應承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