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2頁)

  鄭奕道:“叔父有安排,你該早說呀!哎,要不要把溫嶽他們叫過來一起議一議?”

  鄭熹道:“溫嶽?我自有安排。”

  “别再安排了,眼下這是多麼好的一個機會啊!軍功最重!我都想去了。”

  鄭熹道:“京城才是你熟悉的地方。”

  一直以來,鄭奕幹的就是勾連勳貴、打探勳貴圈的消息、盯一盯這些的梢的勾當。魯王謀逆之前,鄭奕就幹的這些事,實是一個隐形的功臣。

  鄭奕道:“好吧。诶,叔父想怎麼安排?”

  鄭熹道:“阿爹會讓子璋參與一些軍務,若阿爹一病不起,就由他來接手。”

  “他?這不是他的長項吧?”

  鄭熹點了點頭:“但他身兼四使職,勉強能守住。對敵之計已然定下了,隻餘執行。與其給别人,不如給他。至少他不會胡鬧。”

  鄭奕道:“那冷侯呢?怎麼說也該輪到他了,就算叔父回來養病,朝中又不是沒有大将!祝子璋,民政是一把好手,軍事麼也沒顯出有什麼能耐。且我不是說他不好,就是心太軟了。今日助他一臂之力,翌日他固然是會回報,但未必不會也回護王雲鶴一二。诶,果然人無完人。”

  冷侯确實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鄭熹道:“冷侯當然好,我們也要再多做些準備……”他沒有再說下去。

  鄭奕想了一下,道:“也是,冷侯的年紀可也不小了。”

  “願蒼天保佑,能夠讓阿爹沒有遺憾。”鄭熹打定主意,先不向皇帝上報這件事,暗中派良醫到前線去,争取拖到鄭侯完勝。

  鄭侯的遺憾,親生兒子太明白,那樣的一個英雄人物,蹉跎了幾十年,怎麼會不想在生命的後半程再綻放一次呢?

  鄭奕道:“王雲鶴又病了,他要好好的,或許還有些公忠體國之心。”

  現在再提王雲鶴的病,他也高興不起來了。如果是王雲鶴,應該不會借機生事要撤換掉鄭侯的,别人可就說不好了。

  堂兄弟倆一番計議,隻管拖延。

  豈料沒過多久,冷侯便找上了門來。鄭熹禮貌地接待了他,冷侯一身便服,狀似随意地問:“鄭侯有消息嗎?”

  鄭熹道:“正在備戰,前線訊息沒有那麼便捷。忙得狠。”

  冷侯面色突變:“莫要瞞騙我!他已經病了!”

  鄭熹臉色不變:“您從哪兒聽到了這謠言?怕不是敵國奸細來動搖人心的吧?”

  冷侯對着這位丞相可一點兒也不客氣,他擡手指着鄭熹道:“就你聰明是吧?中軍大營有多少人?個個都眼瞎耳聾嗎?我聽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晚了!他們已經有嘴快的在京城裡說開了,隻有你還在做夢呢。”

  鄭熹心中一驚,面上還維持着冷靜:“怎麼會?您從哪兒聽來的消息?”

  冷侯冷笑道:“怎麼不會?難道誰是六親死絕、不會寫家書嗎?”

  兩人對了一番訊息,才知道是一些将校寫信的時候偶然透露給家人的。

  小冷将軍一門心思要準備好突襲胡人,既是自己立功,也可借着功勞為自己的族兄冷平輝說幾句好話,再為冷平輝求一個機會。他領命之後先是整軍,又與祝纓打官司要補給。因祝纓在補給方面一向也不克扣,他也挑不出什麼錯來要求補償,就隻好磨。

  一番讨價還價,小冷将軍又想找鄭侯讨個情,再多要一點馬匹——這個祝纓是死活也不肯多批的。這個時候用馬都很緊張,小冷将軍多了,别的人要用的就會少。

  小冷将軍沒能見到一個健康的鄭侯,一見鄭侯這樣,他也不敢再鬧了。回頭寫了信回來給冷侯讨主意。

  他因正事耽誤了,所以消息晚了幾天。

  其他沒那麼忙的人,比他更早發現了鄭侯的健康狀況。

  軍中将校,有不少是勳貴家出身,往家裡寫封信、順便送個信都不用自己派家仆,甚至可以借着公文驿路的便利回京。這樣送信的勾當,當年祝纓在福祿縣的時候就與京中的鄭熹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