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第9頁)

  陳枚與邵俊便不再過問,與他們擦肩而過——他們自己還有正事要辦呢。

第453章

思凡

  山霧打濕了外衫,露出來的發絲上結成了極細微的小水珠,風吹過,邵俊打了個噴嚏。

  陳枚道:“快些走吧。”

  錯身之時,他們也看清了對面來人,一對父女,都騎着馬,馬前各有一個牽馬的仆人。馬後還有一個随從,這随從并不騎馬,也騎一匹馱馬,上面馱着些箱籠。

  确實不像是山鬼精怪。

  陳枚等人仍是不由自主地加強了戒備,一線天這種地方,道路太窄,逼得陌生之間的距離極近,兩側又沒有回旋避讓的餘地。

  直到雙方完全拉開了距離,陳枚等人急忙催馬前行——身上更冷了。

  一線天盡頭的關卡比上一次稍稍變了點模樣,旁邊加蓋了幾間屋子,粗木栅欄圈出來的範圍也大了一些。守衛認得陳枚,但是之前沒有接到通知,因而很詫異:“大人怎麼自己來了?”

  陳枚道:“總叫他們來接,多麻煩人呀?怎麼?不能過?”

  守衛忙說:“不是。,當然能您先歇息,飲馬,容我派人向我們大人禀報去,城裡也好準備招待您。”

  陳枚指着外面說:“現在什麼時辰了?再一來一回,我可不想趕夜路。”

  守衛見狀,點了兩個手下:“你們倆陪這位大人去見咱們大人。”

  帶路的兩個人很年輕,卻像是啞巴一樣,邵俊好奇,問他們是哪裡人,他們隻說:“祝家的。”再問年紀,竟然都說不知道。再多問,就沒有了。嘴巴比蚌咬得還緊。

  因有霧,天暗得早,又是摸黑到的城門前,核對身份之後,城裡出來一隊人迎接他們。

  陳枚一見打頭的那人,心裡一陣輕松,笑道:“怎麼是你親自出來的?”又向邵俊介紹,“這位就是世叔座下大将了!世叔賜姓祝的,名青邵俊對祝青君一抱拳,祝青君也抱拳:“邵郎陳枚“哦”了一聲:“你們認識?”

  邵俊道:“家父與使君也是舊識,我在京裡也曾随家父拜訪過使君,自然見過娘子的。”

  “哦!對對對!想起來了。”

  三人簡短叙話,祝青君道:“才見邸報,說是郎君又要辛苦一遭,大人還說,估摸着這兩天您就要到了,還叫項漁這兩天别亂跑,預備下山接您呢。二位,請。”

  陳枚是熟客了,邵俊看這裡卻是哪哪兒都新鮮,沿途的辛苦、兇險,石頭城的質樸,都很值得一看。他來之前見過鄭熹,鄭熹安排他來自有用處,其一便是仔細看一看祝纓的地盤。

  “她暗中施為,一朝發難震驚天下,其中必有隐瞞。陳家二郎所見未必是全貌,他看到的那些,也不會如實告知。冷雲更是個不走心的人,李彥慶有些迂腐,不肯往細處用心。你年輕又細心,到了要仔細查訪才好。”

  邵俊當時很激動,回家卻被父親先潑一盆冷水:“去碰碰壁,也是好的。”

  邵俊當然是不太服氣的,他知道祝纓是個能人、前丞相,但年輕人總有一種可愛的倔強,仍然想走這一遭。就……反正,他不去直接試探祝使君本身本人不就行了?可看的地方可多着呢。從她身邊人、所處地、所行事,都能看出東西來嘛!

  帶着這樣的心情,邵俊略顯亢奮。陳枚就顯得比他穩重得多,清清嗓子,見邵俊沒反應,他拍了拍邵俊的肩膀,率先與祝青君進城了。

  山城夜霧,隻有兩列火把的範圍能看得清楚一些,沿街的房檐下也有挂燈的,也有不挂燈的,都很模糊。直行向北,祝府倒是燈火明亮。

  項漁站在門口迎接,這位也是認識的,略一寒暄,再往裡,就見祝纓站在大廳的台階之上,周遭燈籠火把,将霧也驅散了。

  邵俊驚訝地發現,祝纓仿佛與在京城時沒有什麼區别——哦,她似乎過得更滋潤了。因喪父,她一身素服,不加修飾,又透出一股從容。陳枚整容上前,先道個惱,再說朝廷派來的差事。

  祝纓道:“你們遠道而來,這一路的辛苦我知道,進來慢慢說吧。”

  賓主坐定,祝纓又問他們的父親如何。陳萌過得不咋地,陳枚當然不能當着邵俊的面明講,隻說:“依舊是忙。”

  邵書新過得倒還可以,邵俊雖然也說“忙”,表情的輕松與陳枚的嚴肅形成了對比。祝纓清楚,陳、邵本非一路,有些話都是不好當着另一個人的面與另一個人細說的,因此隻是尋常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