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很快到了三月,考試正式開始了。
地點設在山城的學校裡,考三天,從禮儀律條考到算術、寫作等等。三日一過,祝纓與趙蘇等人閱卷,最後從中取中二十人,内裡五女十五男,其中便有那個“婉娘”蔣婉。自福祿縣來的五個女孩子,隻有四娘考中了,蘇鳴鸾選送來的人裡,倒有一男一女考中。
這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衣服上打着補丁,看起頗為寒酸。第一名卻是一個錦衣男子,約摸三十來歲,圓圓胖胖、憨态可掬。
趙蘇尚不覺如何,周娓的老毛病又犯了,悄悄找到了二江,對江舟道:“好生奇怪,既不限男女,怎麼取中的還是男子居多?莫不是其中有什麼蹊跷?”
江舟很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原本讀書的男子就比女子多呀!縱識得幾個字,又有幾個人家能供女兒一直讀下去的?那得有多少錢?有這些已經不錯了。”
周娓悻悻地說:“早晚得叫女孩兒與男孩兒一樣的讀書!”暗下決心,要得空就對祝纓、花姐、張仙姑叙說此事。
那一邊,祝纓卻沒有她這般的不滿,考試的卷子是她出的,評分是她評的,要取中什麼人、任用什麼人都在她的心中,取中之後各人分到各部,或任書吏、或司倉廪,都有安排。而她自己也有了新的行程——喬裝查探西卡、吉瑪。
對外卻宣稱是要去鹽場。
第466章
勾勒
“天兒越來越熱了,你這個時候出門太受罪啦。好容易都安穩下來了,非得自己去麼?”張仙姑手上疊着衣服、嘴上嘀嘀咕咕。
祝纓檢查着自己的佩刀,說:“以後再派别人,這一趟我得親自去看一眼心裡有個底才好。”
張仙姑道:“聽說,西卡、吉瑪那邊兒不太好相與哩,你安全不?”
祝纓道:“青君、青葉會陪着我。”
張仙姑肚裡一盤算,青君是個能打仗的,青葉呢,在花姐身邊的日子不短,也能照顧人,心頭才微微一松。又嘀咕道:“才在家住幾天呐?哎,家裡要是有事兒,怎麼辦?”
祝纓道:“趙蘇他們留下,不礙的。”
花姐走了進來,将手裡的一大包仁丹放到桌上,說:“這是仁丹,你帶上。”
祝纓看了一眼,道:“這些少了,我還要再帶些人同去呢。我們裝扮成商人,還要有腳夫、護衛,這一包不夠的。”
花姐道:“知道,他們那另有準備的,這是給你的。”
“哦。”
張仙姑把仁丹往包袱裡一塞、夾在衣服中間,長出了一口氣:“可得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
祝纓道:“我這一趟走,要四處轉一轉,在外頭的日子會長些,不過秋收前我一定會回來的。”
“這麼久?!”張仙姑和花姐都吓了一跳,祝纓出巡,從來沒有花過這麼長的時間。
祝纓道:“當然啦,要辦的事兒多着呢,且這一路又不比以往有人接送,去的都是生地方,自然會慢一些。又要買賣山貨,走不快。”
張仙姑的心又懸了起來:“那你可多帶幾個人,哎喲,不行,這也太……”
花姐将張仙姑擁在懷裡安慰:“她有數呢,這麼大的家業,當家人就是辛苦的。等她這次回來了,以後就不會再這樣往外跑了,是不是?小祝?”
她邊說邊朝祝纓使眼色,祝纓道:“當然!最遲秋收,一切順利,我興許還早些回來呢。”
張仙姑道:“你可早些回來呀!”
“好。”
這邊安撫好了張仙姑,那一邊,祝纓又要将梧州的事務——主要是山城——做好安排。祝纓召來刺史府與縣衙諸官吏,讓他們:“各司其職,如有意外,趙蘇,你與大姐、項安商議。祝煉要是回來了,你先接待,他也有理事的經驗,有事盡可托付給他,不要把他閑置了。朝廷萬一有公文、信使來,就說我出去打獵了。若有急事,快馬送信與我。若聯系不上我,可請幾位頭人過來,共同議事。”
衆人都應命。